翻译标准多元化的客观性

翻译标准多元化的客观性

ID:13411374

大小: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2

翻译标准多元化的客观性_第1页
翻译标准多元化的客观性_第2页
翻译标准多元化的客观性_第3页
翻译标准多元化的客观性_第4页
翻译标准多元化的客观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翻译标准多元化的客观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翻译标准多元化的客观性  摘要:翻译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所以翻译遵循艺术及科学本身发展的规律翻译标准的存在是客观的,多元的翻译标准也是客观存在的。  关键词:多元性;翻译标准;价值;判断  翻译标准一直是翻译研究中备受关注的核心问题,什么样的翻译标准?是翻译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因为“标准”是人们实践活动的准绳和规范,也是衡量和检验实践成果的尺度。从本质上来看,它是人们对理性追求和依赖的表现,是人对事物理想状态的追求和向往。即使不设立标准,每个译者也会有自己的准则,而评论者也会有心中的尺度。翻译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科学,所以翻译遵循艺术及科学本身发展的规律。纵观中外历史,翻译实践

2、的存在已有两千多年。在我国的翻译史上,后汉三国时代的译经大师们一般都采用直译方法;而后秦时代的译坛主鸠摩罗计一改以前译家古直风格,主张意译;初唐时三藏法师玄奘则自创“新译”。这些译经大师虽然清寒没有正面提出翻译标准,但是在他们所立张的“直译”、“意译”、“新译”的方法背后,不能说没有悬着一个他们各自认定的翻译标准,这是我国较早的但却是没有正面确立的译经标准。  一、翻译标准的问题事实判断  人们设立翻译标准也是对翻译的理想状态的追求和向往。即是不设立标准,每个译者也会有自己的准则,而评论者也会有心中的尺度。因为,从价值论的角度来看,人类的一切社会实践活动都是一种创造价值活动,即都是为了

3、满足人类自身和社会需要而从事的活动,这就意味着人的需要本身就已成了标准的最初意识形态。所以价值理论认为评价标准是评价活动的基本依据,它对于评价活动而言具有逻辑上的先在性。评价标准的不同,实际上是人的实践目的不同,因为人的需要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目的,人们总是按照他们的需要去规划行动与预构结果的。既然人们按照这种预构和设想去改造事物和创造事物,那么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任何标准中都是有主体因素在内的,是主体的需要与主体的筹划的产物,有着对人和社会有意义的问题,即价值问题。因此,我们也可以肯定地说任何标准问题都是一个价值判断的问题。它理应属于价值学研究的范畴。但是,在以往的翻译标准的讨论中或设定

4、中,人们却一直采取一种排斥主体因素、坚持客观主义的立场,从客观角度出发来制定标准,把价值判断当成事实判断,以认识论的真理符合论作为指导,把原文主体作为模仿的对象与唯一参照。这种客观主义的做法必然会导致一切标准都是一元性的,也是绝对性的。  看看以前国内外一些代表性的翻译标准几乎都是这样的,例如:泰特勒的有名的“翻译三原则”,奈达的“从意义的对等到风格的对等”,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神似”与钱钟书的“化境”等皆概莫能外。他们都是把原文文本作为理想的标准,抹煞了理想与现实的界限,认为译文文本的理想状态就是与原文文本毫厘不差、一模一样。这种标准一经他们这些话语权威们提出,就有言出法随的作

5、用。取得普遍认同而成为法规,即标准。其实不同的翻译目的与读者对象,对异文化体验的缺乏,对作者所在社会历史情况的陌生,还有语言中介的并非自足自明与精确等等。除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外,由于这种标准过于绝对,也容易滋生内在矛盾性。这些内在矛盾也源于传统认识论的二元对立原理,如形式与内容的二分法,使得这种标准很难调和在翻译过程中二者的矛盾。这样看来,以往的翻译标准都有共同的缺陷,即排斥了主观尺度,而只坚持了客观尺度。把价值判断当成了事实判断,即是非判断。而在价值判断的两把尺度中,主观尺度(即含目的性)又是起支配作用的主座标。合规律性是为了合目的性,这就很不同于传统认识论的观点。认识论中的符合理论

6、是强调合规律性,是把人的认识引向客体,客体的本质与规律性是主导,人必须跟着它走,否则就达不到认识它的目的。但价值论则不然,它是把客体引向人的需要,即引向主体。当然,在价值论中,认识问题仍很重要,没有对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的揭示,人们就无法改造它、利用它、创造它以满足人的主体需要,从而也无法做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而价值论的认识是对主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揭示,这种认识引导人们去按照主体需要去改造客体以实现其价值。评价问题正是对这种价值的评论与评估。因此,作为评价标准必须是主观和客观的两把尺度。  二、翻译标准的客观性与多元性  客观性这一哲学中的关键词和核心概念,20世纪的西方哲学界的各个

7、流派几乎都从各自的哲学立场出发进行了阐释,使之同康德时期的看法不相同了。在19世纪,康德曾写过三大批判的专著作,其中第一个批判就是专门探讨认识领域中的理性问题,也就是“真”与“客观性”的问题。他指出,认识是指经验范围内主体对存在的把握,认识对象是经验到的实存,但是人们光凭感性直觉无法保证实存现象具有真理性和普遍有效性。只有靠理性才能保证认识的真理性和普遍有效性。因此是理性能使认识的成果变成科学知识的,使“感性”有了客观性质。回顾我国以及西方的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