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373642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2
《地勘单位经济责任审计中遇到的难题和解决的途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地勘单位经济责任审计中遇到的难题和解决的途径 摘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已成为法定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国有资产,加强干部监管,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举措,地勘单位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遇到了诸多难题,如何解决这些难题已成为当前一个非常紧迫的课题。 关键词:地勘单位;经济责任审计;难题;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经济责任审计是随着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适应干部监督和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其已成为法定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国有资产,加强干部监管,从源头上预防
2、和治理腐败的重要举措。由于内部审计的特殊性,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遇到了诸多难题,如何解决这些难题已成为当前一个非常紧迫的课题。 一、地勘单位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难题 1.审计风险大。一般来说,审计工作是通过审计发现、揭示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客观事实,通常“对事不对人”,而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则是由对事转化到对人,既要对被审单位的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检查,又要评价主要领导的经济责任,而这些评价关系到对领导干部的管理、考核、任免、使用和处理问题,决定了领导干部的去留升迁,会引起各个方面的关注,可能牵扯多种关系和利益,各种干预也会增多,因此是一个风险较大的
3、工作。 2.审计内容存在局限性。经济责任审计既应包括真实性、合法性的监督,还应注重效益性的促进,这本来应该是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功能。在实际审计工作中,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主要围绕“财务收支”进行审计,主要局限于审查领导干部执行国家经济政策情况,审查财务收支情况,审查国有资产管理、使用和保值增值情况,审查领导干部遵纪守法及个人廉洁自律情况。经济责任审计的方法主要侧重于对报表资料等书面材料的核查监督。这种审计模式强化了监督功能,而忽视了效益促进功能。 3.审计成效差。内审进行的经济责任审计目前遵循先离任后审计的原则,主要是对离任的领导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这时进
4、行经济责任审计,离任人员配合审计的主动性或多或少要打了些折扣,给内部审计人员增添了一些顾虑和难度,同时也使审计结果成了“马后炮”,审计结果与干部任免没有必然联系,审计只是流于形式,在干部管理方面的实质性作用发挥不充分。 4.审计评价难,经济责任界定难。如何作出审计评价、具体评价哪些指标、用什么标准来评价,目前经济责任审计并没有一套比较健全的、便于操作的、规范性的评价体系,也没有明确的评价方法,因此,操作起来很困难,同时,如何界定领导干部的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在《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中虽然有明确的定义,但由于规定宽
5、泛、笼统,在实际经济责任的审计过程中,存在审计评价不规范,审计结论模糊的问题,由此影响了审计的质量,增加了审计的风险。 5.审计力量弱。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中央要求应由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共同参与审计,各负其责。在实际工作中,内部审计部门往往是孤军奋战。 二、解决的途径 1.加强领导,集体评价。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系统工程,紧靠审计部门是不够的,单位的党委行政应加强领导,协调成立领导机构,由党政主要领导负责,组成由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参加经济责任审计,并建立经济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由联席会议研究解决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遇到的难
6、题,对领导干部任期内的经济责任做出评价,审定审计报告,增强审计工作透明度,提高质量,降低风险。 2.审计内容从“财务型”向“绩效型”转变。《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指出,要全面推进绩效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配置、使用、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绩效审计是现代审计的发展方向和审计转型的重要标志。经济责任审计从本质上讲就是绩效审计,也必须定位于绩效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必须按照这个要求,转变审计理念,拓展审计视野,抓住审计重点,提升审计水平。 3.建立制度,任中审计。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制度,使
7、审计工作有章可循。经济责任审计应坚持“先审计,后离任”的原则,对任期较长(三年以上)的领导干部作任中审计,及时发现问题,减少损失,同时也减少了离任审计的工作量,能更清楚地确定领导干部的业绩,评价其经济责任,有利于审计成果的充分运用,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地位。 4.账内审查,账外调查。根据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有些评价是可以从账内得到的,但有些评价是账内反映不出来的。这就需要审计人员向企业上级有关部门调查和本级有关部门调查,召开职工代表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取得可靠证据,作出对被审人员信服的评价。 5.充实审计力量,提高审计人员素质。企业可根据实际充实审
8、计力量,吸纳有关人才加入审计队伍,减少审计时间,提高审计质量;同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