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生境界看无为而无不为的审美生成

从人生境界看无为而无不为的审美生成

ID:13355034

大小:1.51 M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2

从人生境界看无为而无不为的审美生成_第1页
从人生境界看无为而无不为的审美生成_第2页
从人生境界看无为而无不为的审美生成_第3页
从人生境界看无为而无不为的审美生成_第4页
从人生境界看无为而无不为的审美生成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人生境界看无为而无不为的审美生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6年9月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Sept.,2006第29卷第5期JoumalofShanxjUniversity(PhiloSophy&sOcialScience)V01.29No.5·哲学研究·从人生境界看“无为而无不为"的审美生成王建疆(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摘要:该文从对《老子》版本的辨析入手,认为“无为而无不为”是具有审美意义的人生境界而非单纯的功利思想。这个人生境界的审美性质就在于它超越了条件限制而符合人生最高理想的绝对自由,其审美特点就在于无目的的合乎审美目的。“无为而无不为”表面上看是一个逻辑悖论,但实质上却展示了人生境界经由修养

2、途径达到审美境界的必由之路。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美学思想在庄子“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的人生境界中得到了发扬光大,对今天仍具有启迪和警示作用。关键词:无为而无不为;人生境界;修养;审美境界中图分类号:B2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935(2006)05—0006—09历来治老庄者往往将老庄分而治之,一般将庄及“无为”的有8章9次,分别为第46、47、1、16、11、子视为中国艺术精神的开山者,而将老子划归功利20、26、27、27章,其中与今本10章对应的54章和主义的代表,其代表性思想曾被称为“君人南面之与今本37章对应的81章中没有出现“无为”。楚简术”【

3、1J(艺文志序)。即使在今天,仍有不少人认为,涉及无为的有6章7次,分别对应今本的2、37、48、“无为”只是手段,“无不为”才是目的。或者认为“无57、63、64、64章。为了完整地理解老子关于无为的为”是现象,“有为”是本质,“无为而无不为”只是一思想,也便于查检,现将三个版本的原文参照历代注种“以退为进”的策略。很少有人从人生境界的角度疏和孙以楷先生的《(老子)注释三种》分别辑录于去阐释“无为而无不为”的美学意义的原因是多方面下:的,但对老子“无为而无不为”在人生境界论方面开1.三本无大出入处拓意义的忽略和在文本方面的误读也是其中重要的今本第二章:原因之一。本文从最基本的

4、文本释义开始,还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无为而无不为”以历史的本来面目。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一“无为而无不为”本义辨析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老子的处世哲学中有一个最重要的思想,被誉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为人之最高的德性,这就是无为的思想。而这个无是以不去。为的思想又是跟“无不为”、“无以为”、“为无为”、“有帛书下篇第四十六章:以为”、“不敢为”等紧密联系着的,并在今本与古本甲本: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訾以及帛书、楚简的不同表述中展现出广阔的阐释

5、空(斯)不善矣。是以声(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间。其中尤以今本与帛书的分歧为最大。此分歧主言之教]。要围绕是否有“无为而无不为”和“无不为”与“无以乙本: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亚(恶)已;皆知善,斯为”的区别这两个方面展开。不善矣。是以耳口(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今本《老子》涉及“无为”的有10章11次,分别之教。为第2、3、lO、37、38、43、48、57、63、64、64章,帛书涉楚简:天下皆智(知)美之为美也,亚(恶)已;皆收稿日期:2006一04—12作者简介:王建疆(1959一),男,黑龙江密山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美学研究。6万

6、方数据万方数据这里的差异在于:第一,是无为还是有为;第二,员。是有意的无为还是无意的无为;第三,是有意的有为(损),以至于亡(无)为也,亡(无)为而亡(无)不还是无意的有为。为。5.讲!‘无为”好处时不同版本的差异“无不为”和“无以为”之间具有很大的思想差今本第四十三章异,“无为而无不为”与“无为而无以为”之间是不同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的两种境界。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7.“无为无不为”思想的不同表现之。今本第五十七章帛书本上篇第六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甲本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天下之至

7、柔,[驰]骋于天下之致(至)坚,无有入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盗贼多于无间。五(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不[言之]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乙本帛书上篇第二十章天下之至[柔],驰骋乎(于)天下[之至坚],[无甲本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不[言之以正之(治)邦,以畸(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吾何[以知其然]也哉?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