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1up历史资源-必修三专题一

591up历史资源-必修三专题一

ID:13349448

大小:377.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7-22

591up历史资源-必修三专题一_第1页
591up历史资源-必修三专题一_第2页
591up历史资源-必修三专题一_第3页
591up历史资源-必修三专题一_第4页
591up历史资源-必修三专题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591up历史资源-必修三专题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必修三专题一:3、宋明理学(每课名题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4小题,共0分)1.(2011年12月浙江新高考研究联盟23题)“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只因他的心全是天理而没有搀杂人欲,并不是因他无所不知。所以,只是从知识与才能上学圣人,只知道钻研书本,考索名物,比拟形迹,结果是知识愈广,人欲愈滋,才能愈多,天理愈蔽。”请问这是哪一学派的观点?()A.陆王学派B.程朱学派C.浙东学派D.洋务派【答案】A【点拨】考查对心学的理解。关键信息是:“他的心全是天理而没有搀杂人欲”可知是指心学。【结束】2.(2011年12月北京东城区示

2、范校5题)下列有关宋明理学的评述,哪个是不正确的?A.朱熹主张穷理致知的外向工夫;陆九渊则看重发明本心的内向工夫 B.朱熹思想以理为最高概念;陆九渊则以心为最高概念C.程颢和朱熹的思想方向很接近,后世称“程朱”;陆九渊与王守仁思想颇接近,后世称“陆王” D.朱熹教人首先强调“致良知”,而后博览;陆九渊信学古人、读古书为格物、穷理的入手方法【答案】D【点拨】【结束】3.(2011年10月陕师大附中月考7题)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

3、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答案】B【点拨】钱乘旦先生认为理学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具有丰富性与普遍性,但正因为如此,又使国人认为中国“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选B项。【结束】4.(2012年1月德州市期末17题)雍正所作朱批上谕,责备臣下,并不用法律上的说话,总说“

4、你的天良何在?你自己问心可以无愧的么?”这说明雍正帝要求臣下的一个重要标准是()A.“存天理,灭人欲”B.“知行合一”C.“格物致知”D.“致良知”【答案】D【点拨】【结束】5.(2011年9月兖州摸底3题)台湾作家柏杨认为:中国文化似一条壮观伟大的河流,但是到了14世纪,“它终于淤塞成一个酱缸,构成一个庞大而可哀的时代”。形成“酱缸”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专制制度B.“罢黜百家”C.“三教合一”D.程朱理学【答案】D【点拨】【结束】6.(2012年1月三明市期末18题)西方人讲上帝,中国古人讲“理”学,两者最大的共同

5、点是A.相信人之外神的力量B.用以约束人类欲望的无度膨胀C.通过宗教感化引人向善D.注重精神文明【答案】B【点拨】【结束】7.(2011年11月辽南协作体期中31题)“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材料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途径是A.知德合一B.格物致知C.致良知D.穷理格物【答案】C【点拨】本题考察宋明理学。引文属于王阳明主张,材料中“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分析,认为心是本源,强调内心的反省,不需求要外表。【结束】8.(2011年12月山西

6、诊断3题)隆兴元年,朱熹对宋孝宗进言:“陛下虽有生知之性,高世之行,而未尝随事以观理,即理以应事。是以举措之间动涉疑贰,听纳之际未免蔽欺,平治之效所以未著。”下列观点与这一言论思想一致的是A.“大学之道在乎格物以致其知”B.“存天理,灭人欲”C.“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D.“学者须先立志”【答案】A【点拨】考查理学。朱熹的意思是皇帝虽然贤明智慧但是“举措之间动涉疑贰,听纳之际未免蔽欺,平治之效所以未著”故要格物致知,选择A项。【结束】9.(2011年12月台州调研19题)朱熹同王阳明的主张相同之处有①主张理在气先②都强

7、调意识第一、物质第二③要求克服私欲,维护统治秩序④心外无理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B【点拨】①是客观唯心主义,是朱熹的观点,故排除;④是王阳明的主观唯心主义主张,故也应排除;两者思想的本质都是唯心主义,所以②是共性,两者都为统治阶级服务,所以③是共性;因此正确选项是B。【结束】10.(2012年1月三明市期末2题)《论语·颜渊》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这就把“克

8、己复礼”解释为A.“人伦者,天理也”B.“存天理,灭人欲”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答案】B【点拨】【结束】11.(2012年1月南阳市期末16题)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天理灭人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