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345029
大小:14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2
《1986年中医资料1 辛润发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重视中医中药之下,整理“单方、秘方、验方”的热潮,也随着发掘和整理祖国医学遗产而掀起。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辛润发微上海中医学院朱伟常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重视中医中药之下,整理“单方、秘方、验方”的热潮,也随着发掘和整理祖国医学遗产而掀起。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
2、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辛润发微上海中医学院朱伟常 药有寒热温凉之性,酸苦甘辛成之味。历来医家多十分重视“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汉书·艺文志·方技略》)。就以辛味药物的性用来说,早在《内经》已多论述,尤其是“辛以润之”,其旨纤余蕴藉,令人味之无尽。嗣后名医濬哲,在临床实践中因而阐发尤多,其宝贵经验是值得我们重视研究的,这对于我们今天的临证用药,或可有所裨益。 一、开腠致津 对我们颇有启迪的是,古人每用辛味药物治疗内外燥证。人们
3、不禁要问:辛味之药多偏香燥,岂无以燥益燥之弊乎?其实,以辛味润燥,《素问》早开先例,《藏气法时论》说:“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并还指出,所谓“辛以润之”,是凭藉了它“开腠理,致津液,通气”的作用。原来,所谓“腠理”的意义是十分广泛的,腠理者,不但肌肤有之,而且脏腑、三焦无不具备。这在仲景固有明训,他说:“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金匮要略》)。可见辛味药物的“开腠理”,除开达肌腠外,还能宣通脏腑、三焦的腠理。腠理开则“元真”通,这实是指人身“气液”的宣通而言。从而说明
4、,辛味药物的“开腠理,致津液”,其意义远非一般所说的发汗解表所能概。宋代伤寒学家成无己在论桂枝汤姜、枣性味时指出,“姜枣味辛甘,固能发散,而此又不特专于发散之用……姜枣之用,专行脾之津液而和营卫者也”(《伤寒明理论·药方论,),他所说的“行脾之津液”而“不独专于发散”,显然进一步阐明了辛味“开腠理,致津液”的作用。正因为这样,我们对《素问》所说的“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便自然不难理解了。 关于上述机理,《儒门事亲》有一段精辟的总结说:“《内经》云辛以润之,盖辛能走气、能化液故也”(《儒门事亲·七方十
5、剂绳墨订》)。因此,我们可藉以知道,古人在治虚损津液亏耗的时候,为什么在大队甘冰濡润药中还参以味辛之品。这种方法,早在晋唐已多使用,可惜近世临床似乎疏略了些。如《备急千金要方》治虚劳精极,脏腑俱损,虚热烦闷,遍身疼痛,处以生地黄汁、麦门冬汁、赤蜜、竹沥、人参、甘草、石膏、黄芩等药,并加入了归、芎、麻、桂之辛。且不谈归、芎而论麻、桂之用,我们分析此证,既无可散的表寒,义无可温的里寒。可见古人之意实在于开发脏腑、肌表的腠理,这样用药,不但能助气化而宣布津液,且亦有利于虚热的解散。前贤对于这种问题,每有发人深
6、省的见解,如成无己曾说:“桂辛热辛散也、润也,荣卫不足,润而散之”(《伤寒明理论·药方论》);《临证指南医案》中,邵新甫的按语也以为“大凡津液结而为患者,必佐以辛通之气味”。这些认识,诚为深得窾要者。 《内经》治疗肾燥,开了辛润法的先河,后世医家承袭此法以治肺、胃、大肠之燥,乃至于肝燥。如`《外台秘要》载崔氏方治伤寒便秘错语,在承气汤中去芒硝,代以生姜兑外用,藉其辛味,开腠致津,使燥粪“立通”。此外,在《素问》中还有肝病“用辛补之”(《素问·藏气法时论》)的论述,这种与辛润密切相关的方法,进一步指导着
7、医家的临床实践。如《千金翼方》的两张补肝汤,都用了细辛:张元素治肝病“以辛补之”,也主用细辛,且旁及陈皮、生姜之类。后来,他的弟子王好古阐述说,细辛之辛能“润肝燥”(《本草纲目·草部·细辛》),此说实与《别录》所称“益肝胆,通精气”并无二致。由此可见,所谓“通”与“润”、“润”与“补”,彼此原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辛味润燥,还类及肉桂、苏叶等品。古方千里浆(一名水葫芦)就是在木瓜、乌梅等“酸甘化阴”药中益以紫苏、肉桂之辛。其方名突出反映了生津解渴的功效。在宋代民间,还流行一种“桂浆渴水”,它是用桂末及大
8、量蜜、水煎制成的一种饮料,据说夏月饮之,能解烦渴、益气消痰。当时著名药学家苏颂盛赞其“气香味美,格韵绝高”,足见“辛以润之”的妙用。 还当了解的是辛味作用的发挥,往往与其“入肺”是分不开的。《内经》谓“辛入肺”(《素问·宣明五气篇》),又说辛味入胃后,“其气走于上膲”(《灵枢·五味》),故对于肺卫诸病颇为合宜。关于这一问题,李时珍也曾论及,他说:“麻黄遍彻皮毛……肺主皮毛,辛走肺也;桂枝透达营卫……脾主营,肺主卫。甘走脾,辛走肺也”(《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