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施工技术及管控要点-报送版

路基施工技术及管控要点-报送版

ID:13333429

大小:88.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7-22

路基施工技术及管控要点-报送版_第1页
路基施工技术及管控要点-报送版_第2页
路基施工技术及管控要点-报送版_第3页
路基施工技术及管控要点-报送版_第4页
路基施工技术及管控要点-报送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路基施工技术及管控要点-报送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下发《路基施工技术及管理要点》的通知各项目经理部:为了规范施工管理,确保工程质量,驻地办要求各施工单位在路基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和施工图设计施工。现将《路基施工技术及管理要点》下发给你们,请各施工单位在路基施工中认真贯彻执行。驻地监理办二○一二年七月二日-17-路基施工技术及管理要点一、路基技术标准(一)路基宽度:8.5m。(二)包边土宽度:2×0.75m。(三)横坡坡度:1.5%。(四)边坡坡度:1:1.5。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一)测量1、导线复测,要求标段及与相邻

2、施工段的导线应闭合,对可能受施工影响的导线点,应加以固定或改移。2、水准点复测与加密,对设计中的水准点应仔细校核,标段及与相邻标段的水准点应闭合,闭合差为±30mm(L:公里),要求每500m路段及每桥涵增设临时水准点1―2个,增设的水准点必须符合精度要求,水准点的设置要牢固稳定,并便于观测。3、中线放样,恢复中线并固定路线交点、转点、圆曲线和缓和曲线起讫点,必须保证路线中线与桥涵中心、相邻施工段的中线闭合。4、路基放样,在对原地面进行复测的基础上,准确钉出路基用地界、路堤坡脚、路堑堑顶、取土坑

3、、护坡道、弃土堆等的具体位置标识桩。在距路中线一定距离沿着路中线方向每隔200m设立标高控制桩,桩上标明桩号及路中心填(+)、挖(-)高度。同时按K1、K2、……K42的顺序设立公里桩。5、桩牌要求-17-(1)公里桩:地面以上高度80㎝,桩宽5㎝;桩上横牌20×40㎝。(2)50m桩:地面以上高度30㎝,桩宽4㎝;桩上横牌15×30㎝。(3)标识桩:地面以上高度≥30㎝,桩宽≥5㎝。(4)要求桩牌字体统一为黑体字、白底,用红铅油喷绘。(二)复查和试验1、对路基工程范围内的地质、水文情况进行详细

4、调查,对路基基底土进行相关试验,以鉴别基底土层是否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明确各路段路堤基底的处理方法。2、对拟作为路堤填料的挖方及料场的材料进行复查和取样试验。如设计文件提供的料场数量不足时,应自行勘查寻找。3、填料的试验项目:天然含水率、液限、塑限、标准击实试验、CBR试验,根据情况还应做颗粒分析、相对密度、有机质含量等试验。4、土场按变化土层,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做土的标准击实试验,求其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容重。要求开工前15天,施工单位和中心试验室共同对各土场按规范要求取样试验:试样为两份,一份施

5、工单位做标准击实试验,另一份中心试验室进行符合试验,试验结果须报指挥部审定。施工单位的试验土样应保存备查。(三)试验路段1、所有各种形式的路基基底处理和路堤施工,必须根据批准的施工方案进行试验路段施工。-17-2、试验路段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路段长度不小于100m。3、试验路段施工所用的材料和机具应与后续施工所拟用的材料和机具相同。4、试验路段施工应进行及明确以下工作:(1)填料的试验、检测报告等;(2)压实工艺主要参数:机械组合;压实机械规格、松铺系数、碾压遍数、碾压速度;最佳含水率及碾压时

6、含水率允许偏差等;(3)过程质量控制方法、指标;(4)质量评价指标、标准。5、试验路段施工中及完成后,施工单位和中心试验室应认真完成全部数据的检测,并分析、总结,及时写出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要报总监办审批。经批准的施工工艺、施工数据、施工控制方法等将是指导施工和进行施工管理的依据。(四)路基排水1、施工前,校核标段全线排水设计中是否完善、合理,必要时提出补充和修改意见,使全线的边沟、桥涵组合成完整的排水系统。2、施工前,应先完成临时排水设施,临时排水设施应尽量与永久排水设施相结

7、合,排水方案应因地制宜。三、压实度控制指标(一)压实度指标1、上下路床(路床顶面以下0─80㎝)压实度≥95%;2、上路堤(路床顶面以下80-150㎝)压实度≥94%;-17-3、下路堤(路顶面面以下>150㎝)压实度≥92%;4、零填及挖方路基(路面底面以下0─80㎝)压实度≥95%;(二)路堤基底的压实度控制标准1、规范规定土质路堤基底的压实度≥90%;2、规范规定原地面的坑、洞分层回填的压实度≥90%;3、规范规定零填及挖方路基(路床顶面以下)0.3─0.8m,填土基底原状土如果必须进行处

8、理,处理后的压实度应≥95%。(三)压实度检验频率及合格标准1、自检频率: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每一压实层每200m至少检验4点,必要时应增加检验点。2、抽检频率:不低于施工单位自检频率的20%。3、合格标准:在外观检查合格的基础上,方可进行灌砂法检查。外观检查要求碾压均匀、无漏压及缺陷处;灌砂法检查要求点点合格。4、检验要求(1)监理人员要旁站自检的全过程,并对自检结果签认。(2)中心试验室的抽检结果可以肯定和否定施工单位的自检结果,如某一路段的抽检结果不合格,则应在对施工路段进行处理或补压并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