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325341
大小:21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2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检测18》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1.(2016·潍坊)丘吉尔描述了参加雅尔塔会议时的心情:“我的一边坐着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坐着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这预示着二战后的国际格局是()A.全球化趋势加强B.两极对峙格局C.多极化格局形成D.一超多强格局2.(2015·广元)“冷战”是指二战后美国针对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冷战”开始的标志是()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C.杜鲁门主义的提出D.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3.(2016·成都)关于马歇尔计划,时
2、任美国总统特别顾问的克利福德曾说过,“我们担心的不是市场,而是预防苏联扩大其控制范围”。据此可知,美国推行该计划的最终目的在于()A.经济援助B.称霸世界C.造福各国D.追求互利4.(2015·大庆)通过抓住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杜鲁门主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三个关键词都相关的是()A.美苏“冷战”B.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C.南北战争D.欧盟的形成5.(2016·达州)美国法里德·扎卡里亚在《后美国世界》中写道:“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
3、…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其中第三次权力转变是指()A.区域集团化B.政治多极化C.文明多元化D.技术信息化6.(2015·茂名)美国总统奥巴马曾说:“俄罗斯、日本在快速发展……中国却没有等待……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奥巴马的话说明了()A.两极对峙的格局已经形成B.多极化的政治格局已经形成C.美国已经沦为次要国家D.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7.《全球通史》中写道:“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对最近的将来来说,更有可能出现的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
4、世界,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大国的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由此可知()A.大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作用增强B.“一超多强”局面被逐渐打破C.区域集团对世界格局影响巨大D.区域集团在多极化格局中作用衰退8.(2015·成都)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三次大的演变,按其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B.两极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多极化趋势C.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D.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9.(2016·娄底)1995年
5、,世界贸易组织成立;2013年,第五届金砖国家峰会的主题是“金砖国家与非洲致力于发展一体化和工业化的伙伴关系”;2015年,在中国倡导下,“亚投行”正式成立。这些体现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最主要趋势是( )A.区域化B.多极化C.集团化D.全球化10.(2015·德州)下表反映的是1999年全球500强跨国公司总部地点的分布情况,从表格中可以得出的认识是()A.高新科技推动了生产力发展B.经济全球化中强国处于主导地位C.世界经济格局实现了多极化D.广大发展中国家失去了发展机会11.(2015·大庆)“全球化”,已经成为当前世界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经济全球化为各个国家提
6、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时,也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应该()A.趋利避害,因势利导B.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开拓国际市场C.努力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D.反对全球化,不与发达国家交往12.北京时间2016年4月14日,科比以完美的表演结束了自己20年的NBA生涯。世界各地的球迷虽不能到现场观看,但都在网络上实时观看了这场全球瞩目的比赛,据统计收视率惊人。这主要受益于哪一次科技革命()A.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B.19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C.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D.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
7、的第三次科技革命13.(2016·雅安)一位史学家说:“它是人类智力解放的里程碑,不仅是人的四肢的延伸,而且还是人脑的延伸,以至于部分地代替人的脑力劳动。”材料反映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A.计算机技术B.航天技术C.生物工程技术D.原子能技术14.(2015·扬州)今天,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更便捷,可以进行电子商务、实现远程教育、发送电子邮件等。这说明我们的社会进入了()A.蒸汽时代B.电气时代C.钢铁时代D.网络时代15.据统计,从1956年起,美国制造业中“白领阶层”(即技术管理人员)人数超过“蓝领阶层”(即工人)人数,1960年二者比例为75∶25,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