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孔灌注桩检测方案

冲孔灌注桩检测方案

ID:13303099

大小:1016.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21

冲孔灌注桩检测方案_第1页
冲孔灌注桩检测方案_第2页
冲孔灌注桩检测方案_第3页
冲孔灌注桩检测方案_第4页
冲孔灌注桩检测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冲孔灌注桩检测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平泉城北回迁房19/20/21#楼试桩检测方案编制:宋童亮审核:牛俊峰批准:武文杰河北恒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二〇一一年九月项目负责人:方案编写人:审核人:批准人:目录1.工程概况22.试验目的23.检测依据24.检测工作量25.岩土工程条件26.检测方案技术要求26.1试验准备工作26.2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46.3低应变反射波法67.人员及设备配备67.1人员配备67.2设备配备78.安全文明施工及各种防护措施78.1安全安装78.2安全用电78.3雨季防雨防雷88.4夜间防护措施89.附件89.11#桩型试验桩及锚桩位置示意图……………………………

2、………………………….99.22#桩型试验桩及锚桩位置示意图…………………………………………………...…1011.工程概况平泉县城北回迁楼工程,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本次试桩检测工程桩基采用机械冲孔灌注桩形式,两种桩型,试桩参数如下表:试桩工程参数表1-1楼号序号(桩型)桩型桩径有效桩长桩数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备注1:19/21#楼钻孔灌注桩Φ900㎜12m6根4800kN试桩6根,工程桩作锚桩24根2:20#楼钻孔灌注桩Φ1000㎜13m3根6000kN试桩3根,工程桩作锚桩12根2.试验目的1)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验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2

3、)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试验桩桩身混凝土完整性。3.检测依据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4)本工程设计图纸、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施工组织设计及桩平面布置图。4.检测工作量本工程每栋楼钻孔灌注桩试桩3根,共计9根,根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要求,对9根试桩进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和对所有试桩、锚桩共计45根桩进行低应变检测。5.岩土工程条件略6.检测方案技术要求6.1试验准备工作6.1.1试验桩桩头制

4、作10试桩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桩头处理,凿除浮浆后桩头加3层φ8向钢筋网片。距桩顶700㎜范围内,用厚度为5㎜的钢板围裹。桩头与自然地坪持平。试桩桩顶浇注混凝土的坍落度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满足设计要求,用振捣棒振捣密实,最后用高强水泥将桩顶抹平压实,以利于进行静载荷试验。试桩桩顶处理详下图(两种桩型处理方式相同)。6.1.2锚桩反力试桩检测采用锚桩反力装置,锚桩的位置相对于试桩对称布置,并保证有效桩长,以便有足够的侧摩阻力提供反力;锚桩的配筋结构调整如下:1#桩型(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4800kN)共8个锚桩主筋调整为20φ22,其它不变,主筋外露出桩头

5、500mm,以便与反力装置进行焊接并提供反力。原图中定的试验桩位置不利于选择工程桩作为锚桩,我方在本方案中对试验桩的位置进行了调整,供参考(调整后的位置见附图),以便应用工程桩做锚桩。如不调整,则需为试验桩特意打锚桩。2#桩型(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6000kN)4个锚桩主筋调整为20φ25,其它不变,主筋外露出桩头不小于500mm,以便与反力装置进行焊接并提供反力。采用其周围基本对称的4个工程桩当锚桩(详见附图)。106.1.3试验场地平整进行道路和场地平整准备,满足运输车辆和25吨吊车就位安装试验设备,以及其它现场试验要求。6.2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在试验前

6、先进行低应变桩身完整性测试,在试验完成后,再次进行低应变完整性测试,以检测桩身是否破坏。6.2.1试验装置本次试验采用锚桩反力装置(详见下图),数据采集采用基桩静载荷试验加荷分析系统进行,该系统为自动化控制系统,千斤顶等量分级加荷,每级加荷量取最大加荷量的1/10。1#桩型载荷试验的最终加荷量为9600kN,每级加荷量为960kN;2#桩型载荷试验的最终加荷量为12500kN,每级加荷量为1250kN。加荷值由加荷控制系统的压力传感器测控,沉降值由安装于承压板两侧的电子位移计由加荷控制系统测定。试验加载采用3台500T油压千斤顶并联同步工作,且千斤顶的合力中

7、心应与桩轴线重合。荷载测量采用并联于千斤顶油路的压力传感器测定油压,根据干斤顶率定曲线换算荷载,精度高于0.410级。试验用压力传感器、油泵、油管在最大加载时的压力不应超过规定工作压力的80%。沉降测量采用位移传感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测量误差不大于0.l%FS,分辨力优于或等于0.0lmm;②沉降测定平面宜在桩顶200mm以下位置,测点应牢固地固定于桩身;③基准梁采用为具有一定的刚度的方钢管,梁的一端应固定在基准桩上,另一端应简支于基准桩上;④固定和支撑位移计的夹具及基准梁应避免气温、振动及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6.2.2观测时间间隔:每级加荷后按第5、

8、15、30、45、60分测读桩顶沉降量,以后每隔3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