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288795
大小:9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1
《幼儿园:中班语言“鱼妈妈搬家”活动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班语言“鱼妈妈搬家”活动设计【活动目标】 1.通过对比观察鱼儿的不同神态、表情,让幼儿用较完整连贯的语言讲述图片内容。 2.学会用"污染、清清的河水、愁眉苦脸"等词语描述图意。 3.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及观察力。 4.教育幼儿懂得保护环境并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1.幻灯机、投影机、录音机、磁带、图书。 2.课前参观附近河流。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师生学做鱼在水中游的动作。 2.师:老师这里有一部小电影,我们来看看电影里的鱼儿生活得怎么样。 二、基本部分
2、 1.(出示幻灯图片一)提问: (1)这两幅图上河水的颜色和鱼的表情有什么不同? (2)幼儿讨论并回答。(丰富词:污染、清清的河水、愁眉苦脸) 2.教师小结:图上有一条清清的小河,鱼儿欢快地在水中游泳,玩得真高兴。一条河的河水又脏又臭,河水 被污染了,鱼儿愁眉苦脸,它们难受极了。 3.为什么这条河的水这么脏?(出示幻灯片:是人们倒脏水、扔垃圾造成的。) 4.鱼儿活动在这么脏的水里,它们该怎么办?(出示幻灯片二) 5.鱼儿搬走了,你们有什么办法让它们再搬回来吗? 6.教师小结:通过
3、大家的努力,河水慢慢地干净起来,我们把这个消息告诉鱼妈妈吧!(鱼妈妈知道了这个z 消息,又搬回来了。出示幻灯片三) 7.鱼妈妈一共搬了几次家?请小朋友把鱼妈妈搬家的经过讲出来。 (1)个别幼儿完整讲述,为图片取名。 (2)教师规范地讲述一遍内容。 8.刚才老师讲了一遍内容,老师是怎样讲的,请小朋友注意。 9.每个幼儿一本图书,分别简述一遍。 三、结束部分 1.学了这个故事,你懂了一个什么道理?(要从小懂得保护我们的环境,人人讲卫生) 2.我们生活的地球上,除了水会被污染,空气也
4、会被污染,噪音也是一种污染,我们以后再学更多的东西。德育教育融入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对策随着我国小学德育教育不断提档升级,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日益成为现代小学品德教育的重要目标与方向。在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形成自身道德体系的关键时期,利用小学课堂教学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实现小学生个人思想品格的形成与塑造。在小学课堂教学体系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知识与德育教育资源,如何将德育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是现代德育教学探索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我们日常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在小学教育阶段,
5、课堂是培养和激发学生道德意识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道德培养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打造新型民主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自身在课堂以及生活中权利义务,强化提升个人道德意识,构建自身的认知体系。在小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向学生灌输道德意识,在向学生提出要求的过程当中,要构建平等的话语体系,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共同探讨和研究问题,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培养自己的道德思维和道德意识,将自己当成课堂一份子,关注和理解课堂以及生活中出现的道德问题。举例来说,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有一篇課文为《文天祥》,在开展讲解过程中,
6、教师可以有效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并引申相关知识,提升学生道德水平,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相应的知识,可以减小学生对于单纯宣教的抵触情绪,提高德育教育效果。此外,在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有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可以利用教学契机,提升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二、打造生活化课堂,引导学生形成道德意识在小学课堂教学当中,要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要从打造生活化课堂入手。在传统的小学德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很多学生对于德育教育都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因为小学德育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明显存在着脱节的现象,学生对
7、于课堂和教学内容缺乏认同感,无法深刻感知德育课程蕴含的道理与教学内容。对于此,要想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要从构建生活化课堂入手,让德育课程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提升其认知能力,进而通过理论宣导,引起学生的联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主体思想与德育意识。在教学实践当中,小学教师要充分运用多样化教学素材,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让学生深入课堂体系当中,提升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提升道德培养效果。举例来说,在小学语文所学内容当中,很多文章都是开展的德育教育的合适载体,比如说,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
8、,有一篇名为《将相和》的课文,教师在讲解课文过程当中,不仅仅要讲解历史典故,更要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学习古人的气度与胸襟,培养自己高尚的人格。因此,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将生活习惯与德育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搭建现实生活与道德知识之间的有机桥梁,提升学生的领悟力和自我认知能力,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