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础教育财政投资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思考.doc

我国基础教育财政投资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思考.doc

ID:13285489

大小:26.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21

我国基础教育财政投资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思考.doc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我国基础教育财政投资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基础教育财政投资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思考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竞争的愈发激烈,教育作为一种公共品在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任务。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财政教育投资以及其中的基础教育部分也不断增长,但其中仍存在较多问题待解决。基础教育投资总量水平低下。首先,虽然我国财政教育投入总量持续增长,但相对国际仍处于较低水平。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本世纪末达到4%。”在今年的“两会”教育界别联席会议上,财政

2、部副部长朱光耀再次透露出:2012年教育的支出要达到GDP的4%。我们已步入了新世纪的第十一个年头,4%的目标仍未实现。相较之下,世界的平均水平为4.9%,发达国家为5.1%,欠发达国家也达4.1%。如果从人均水平上看,我国在世界上更是处于绝对劣势。并且,三级教育经费投入比例不合理。财政的初中高三级教育经费投资反映了资源在教育系统内部的分布状况和国家对各级教育的支持力度。根据《1999年世界发展指标》,三级教育经费投入结构比的世界水平为1:2.7:3.0,我国为1:1.98:16.84,与世界水平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然而教育投资收益率最高的并不是高等教育,而是初、中等教育,即基础教育。我国财

3、政教育投资比例很低,且相当地侧重于高等教育,导致对基础教育投资更为不足。投资区域配置失衡。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加上各地政府对教育投资的重视程度差异,导致不同地区教育投资差异悬殊。2004年,我国西部省区平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总额为42.73亿元,东部为120.82亿元,是西部的3.14倍,其中最高的北京是最低的西藏的20.62倍。财政教育投资的地区差异之大可见一斑。另外,贵州省虽作为我国的第一贫困省,其教育支出却占省总产出的7%之高。除此之外,我国的财政教育投资还存在缺乏有效引导民间资本流入的政府激励机制、财政教育支出效率低下、公共教育资源的使用管理制度不严等问题。对我国基础教育财政投资

4、问题的对策有:加强我国财政收入制度的实施和监管。想提高教育性财政支出,要有充足的财政收入,或管理不当支出。我国的财政收入增长很快,但占GDP的比重却偏低。按教育拨款占GDP的4%来计算,全国近1/5的财政收入要用于教育事业,会影响到我国的农业、国防和公检法等支出。故我们需要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改善税收制度,加强税收征收工作,保证税收的足额稳定,并对资金的使用进行严格的监管。优化三级教育结构。现阶段的我国国民的受教育普及率还不是很高,并且基础的初、中等教育的社会报酬率远远高于高等教育,我国目前最迫切的应该是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政府应明确义务教育在教育中的优先地位。缩小地区间的差异。

5、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是一个客观事实,为了缩小基础教育支出水平的差异,就需要政府做好平衡和协调工作,完善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制度,使不同地区都能享受到较平等的教育资源,让多数人成为受益者,促进教育公平。运用激励性的财政政策,调动企业和个人教育投资的积极性。注重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私人的力量相配合,引进外资、民间和私人投资,形成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助学体系,补充财政支出缺口,但要坚持教育公平和公益的性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