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大学生交友动机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班级:09级小教理本(2)班姓名:陈凡琴学号:2009101213大学生交友动机心理分析【摘要】:处于青年期的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交友动机极为强烈,人人都渴望真诚友爱,力图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找到朋友,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精神上和物质上的需要。大学生交友动机有归属动机、友情动机、社会比较动机、自我实现的动机和利益动机。【关键词】:大学生交友动机心理分析人具有社会性,人离开了社会是不能独立存在的。生活在一个社会群体之中的个体,总会同社会广泛接触,同他人建立各种各样的联系,发生相互作用,从而达到交友的目的。在儒家传统的伦理道德中,朋友位列“五伦”,它所体现的交友
2、情况,既有知己、之心、知音之交,又有势力、弃义、泛泛之交。大学阶段是人生交友的高峰期,人生最可贵的友谊往往是学生时代建立起来的。大学生的友谊不仅仅具有青年时期情感的依恋和人际关系的一般意义,而且对大学生心理发展和社会化进程具有特殊意义。心理学家大量研究和人们的亲身实践都已经证明,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与人正常的、健康的交友和由此建立起来的朋友关系都是其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基础。一、调查研究1、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主要是陇东学院的部分大学生,也有部分别的学校的大学生。2、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取文字版问卷调查和网上问卷调查结合的方法。问卷问题的
3、设置主要是从大学生自身出发,分析大学生交友动机。二、大学生交友的起因——动机到底是什么力量促使大学生有如此强烈的交友渴望的呢?就是动机。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就是动机。动机又是如何产生的呢?我们知道,人作为自然人社会人的统一体,有许多基本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的需要体系可分为五个层次,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需要。当个体的某一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个体内部就会处于焦虑状态,这种心理上的焦虑就成为一种刺激作用于自身,6班级:09级小教理本(2)班姓名:陈凡琴学号:2009101213
4、变成一种推动力量,这种推动力量就是动机。正是在动机的推动下,人们才开始交友,以满足自身的精神上的和物质上的各种需要。对于目前的状况而言,大学生大多都是住校过集体生活,相互之间交往的空间变小,交友的成功的频率比较高。一般来说,在大学里,同班同宿舍同学之间的关系往往决定了一个大学生对自己大学生活是否感到满意。在现实的生活当中,有很多的大学生由于缺乏对交友的正确认识和态度,认为只要对自己有利,不管是精神上的寄托、排遣寂寞和孤独等,还是物质上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享受,也不管要交友对象是否适合交往,都会用尽各种各样的办法,通过不同的途径达到相同的目的——交友。还有一
5、部分的大学生对交友和朋友存在恐惧心理,不主动跟他人交往,认为交友不可能是真实的,只是一种虚幻的,犹如镜中月、水中花;也有人在交友过程中采取国际的方式和行为,导致在交友过程中产生孤独、苦闷感,或交友虽然成功,但是关系紧张,矛盾尖锐。这样,不但心情不愉快,也极大地影响着学习、生活,对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产生消极的影响。根据对部分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对交友方面的看法中,有58%的同学主张广交朋友,32%的同学主张只交几个知心朋友,还有10%的同学认为交不交朋友都无所谓;这说明交友已经成为大学生大学生活的一部分,在日益受到大学生们的重视。这其中有27%的大学生交友动
6、机是出于追求志趣相同,以理解为基础求得共同发展,有30%的同学交友动机存在功利性,有24%的大学生是为了派遣大学的无聊时间所衍生出来的孤独和寂寞,另外有19%的同学是为了友情。这说明了大学生的交友动机的多样化。三、大学生几种交友动机分析大学生在社会中的特定层次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有着广泛而深厚交友需要和行为实践。他们交友动机的满足方式更是千姿百态,只就决定了大学生交友动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下面我们从五个方面来分别阐述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动机。需要指出的是,不论哪一种交往动机,都不是贯穿于每个人的交往始终,而可能仅仅是在某些交往中,或者交往的某一阶段产生的动机,
7、所以我们在研究一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动机时,必须进行综合分析,放在具体的情境中考察。1、归属动机6班级:09级小教理本(2)班姓名:陈凡琴学号:2009101213归属动机指的是人们希望自己成为某一群体或团体的成员的主观愿望,这种愿望是基于一种内在的需要,它既有生理性也有社会性因素。在校的大学生正处于心理上的断乳期,上大学前,他们生活上依赖父母,自主、自立、自制和自觉能力较差,上大学后,生活上、学习上的依赖性必须减少。生活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生活环境,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生活。远离了父母家人,一时难以适应这种转变,很自然地就由对家长和对中学教师
8、的依赖,转向对新群体的归属需要,大都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