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26571
大小:514.02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7-11-10
《动物及植物细胞制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节动物及植物细胞制药动植物细胞培养是指动、植物细胞在体外条件下的存活或生长。一、动物细胞的培养动物细胞产物及医学应用产物医学应用疫苗人小儿麻痹症,狂犬,风疹,乙肝表面抗原,疱疹或某些癌症动物牛病毒性腹泻,口蹄疫,犬瘟病,猪霍乱,马脑炎等单克隆抗体IgG,IgM,IgA等免疫调节剂干扰素,白细胞活化因子,β-细胞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2,血清胸腺因子,巨噬细胞毒力因子酶脲激酶,胶原酶,细胞色素P450,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胃蛋白酶,胰蛋白酶,酪氨酸脱羧酶激素绒膜促性腺激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生长激素,促黄体激素1、动物细胞的形态成纤维细胞型上皮细胞型游走细胞型多行性
2、细胞型悬浮型细胞2、培养基的常用成分氨基酸维生素盐葡萄糖有机添加剂血清3、培养基制备应考虑的因素pH值多数细胞系在pH7.4下生长很好。但上皮细胞以pH5.5合适。酚红常用作指示剂。缓冲能力渗透压黏度4、细胞培养的环境要求(1)支持物体外培养的大多数动物细胞需在人工支持物上单层生长。玻璃塑料制品微载体大规模动物细胞贴壁培养最常用的支持物是微载体,其材料有聚苯乙烯、交联葡萄糖、聚丙稀酰胺、纤维素衍生物、几丁质、明胶等。通常用特殊的技术制成100~200μm直径的圆形颗粒,大多都是一次性的。支持物通过各种处理后,可改善细胞的贴壁和生长性能。(2)气体交换氧气各种培养对氧的
3、要求不同,大多数动物细胞培养适合于大气中的氧含量或更低些。二氧化碳(3)培养温度温度是细胞再体外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来源不同的动物细胞,其最适生长温度是不相同的。温血动物细胞温度为36.5℃,可略低一点;鸟类细胞在38.5℃时生长最佳。动物细胞对低温的耐受力比高温强。培养细胞在4℃下能生存数天,并能在-196℃下冷冻贮藏,但超过正常温度2℃,只能耐受数小时,40℃以上细胞很快死亡。变温动物细胞有较大的温度范围,但应保持在一个恒定值,且在所属动物的正常温度范围内。温度调节的范围最大不超过0.5℃。5、动物细胞培养的方法动物细胞无论是贴壁培养还是悬浮培养,均可分为分批式
4、、流加式、半连续式、连续式等多种培养方式。(1)分批式培养分批式培养是指先将细胞和培养液一次性装入反应器内进行培养,细胞不断生长,同时产物也不断形成,形成一段时间的培养后,终止培养。在分批培养过程中可分为延滞期、对数生长期、减速期、平稳期和衰退期等五个阶段。在分批培养过程中能够控制的参数只有pH值、温度和通气量。(2)流加式培养(3)半连续式培养(4)连续式培养指先将一定量的培养液装入反应器,在适宜的条件下接种细胞,进行培养,使细胞不断生长,产物不断形成,而在此过程中随着营养物质的不断消耗,不断的向系统中补充新的营养成分,使细胞进一步生长代谢,直到整个培养结束后取出产
5、物。指将细胞种子和培养液一起加入反应器内进行培养,一方面新鲜培养液不断加入反应器,另一方面又将反应液连续不断的取出,使反应条件处于一种恒定状态。在分批培养的基础上,将分批培养的培养液部分取出,并重新补充加入等量的新鲜培养基,从而使反应器内培养液的总体积保持不变。6、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的工艺将组织切成碎片用溶解蛋白质的酶处理得到单个细胞收集细胞并离心获得的细胞植入营养培养基中,使之增殖至覆盖瓶壁表面再接种,扩大培养动物细胞培养中,易出现微生物的污染,导致培养失败。因此,在动物细胞培养时,应严格无菌操作规程,定期对培养环境进行消毒,保证环境清洁无菌。对所用的器皿设备,根据
6、不同材料选用合适的灭菌方法,对培养所用的试剂、培养基要除菌,除菌后的培养基应作无菌检查。将无菌技术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二、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组织培养是指用无菌培养方法,在人工制备的培养基上培养植物的一个离体器官、组织或细胞,使其再生为完整植株。根据培养的植物的材料不同,分为:愈伤组织培养悬浮细胞培养器官培养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原生质体培养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固体培养液体静态悬浮培养深层大罐发酵液体连续培养细胞固定化培养等植物细胞培养可生产一些微生物所不能合成的特有代谢产物,如生物碱类、色素、类黄酮和花色苷、苯酚、皂角苷、固醇类、萜类、某些抗生素和生长控制剂、调味品和香料等。
7、细胞培养用于种苗生产、如兰花等名贵花卉和谷物良种的培育可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2、植物组织培养的优点四季均可生产,不受地区、季节及有害生物的影响。占地面积少,便于工厂化生产,可对细胞生长自动控制和代谢过程合理调节。便于筛选高产细胞株。利于生物转化,寻找新的有效药物成分。植物细胞内存在羟基化酶、氧化酶、还原酶、甲基化酶、酯化酶、糖基转移酶、糖苷酶等多种酶,植物培养物作为一种生物反应器转化外源化合物,能够产生原植物所没有的,甚至是至今自然界尚未发现的化合物。个体差异小,生产周期短,设备简单,能节省人力、物力等。利用组织培养过程中出现的芽变或人工诱变,或进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