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232854
大小:87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1
《《铜与硝酸反应的装置设计》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让探究教学进入课堂------《铜与硝酸反应的装置设计》教学设计修水一中付小勤一、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铜与浓稀硝酸反应在三种版本(鲁教、苏教、人教)的必修1教材中都介绍化学反应,但引导学生形成知识的演示实验各不相同。人教版教材没有演示实验,苏教版教材用分液漏斗与试管作为反应的容器,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水中收集完成性质实验,鲁教版用铜与硝酸反应的试管上加上蘸氢氧化钠的棉花设计完成实验,这二种教材演示实验设计都不利于学生近距离的观察,且教师重点强调NO、NO2毒性,使学生产生学习化学的畏惧感,造成教师上课一演示实验,学生赶紧捏鼻子逃避的现象,教材的实验教学功能被减弱。为了
2、克服此实验教学的缺点,本案例以铜与硝酸反应的实验设计为背景进行探究性教学,教学安排在硝酸的性质学习之后,根据铜与硝酸反应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与学生一起对教材实验设计进行研究分析,然后提供实验器具,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目和实验原理自行改进课本的铜与硝酸反应的演示实验,独立设计NO、NO2制取实验,思考与硝酸的性质有关的综合实验,进行实际操作验证,使学生获得研究成功后的快乐感,获得化学学习的乐趣,使学生认识有毒化学实验的可控性,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中指导学生讨论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供实验方案让学生评价,训练
3、学生分析评价的能力。提供实验器具有限制的引导学生实验设计,目的是在课堂的有效的时间内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本教学案例是在高一上学期学期结束前进行教学的,没有让学生开放的自行设计实验,是因为高一的学生还没有达到应有的能力要求,避免课堂教学会出现无序和学生启而不发的状态。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7、通过铜与硝酸反应实验装置的讨论,认识化学现象的本质,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思维能力、发散思维、创新思维能力和评价能力。3、通过学生设计实验、讨论试验、动手实验,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4、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
4、秘,体验科学探究的喜悦。2、教学方法边讲边实验法、探究法3、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讲解]同学们对铜与浓、稀硝酸的反应应该印象深刻,请在作业本上写出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提问]生成的NO2与NO可以相互转化。NO2如何变成NO,NO如何变成NO2的呢?倾听、书写Cu+4HNO3(浓)==Cu(NO3)2+2NO2↑+2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3NO2+H2O==2HNO3+NO2NO+O2==2NO2复习为后续课堂讨论作知识准备。[讲解]我们学习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让我们来研究一下苏教版和鲁
5、教版教材关于铜与硝酸反应的实验设计特点。用图展示苏教版与鲁教版的实验设计,对比教材实验。(苏教版)(鲁教版)这两个实验是通过什么实验现象反应出铜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的快慢的呢?通过什么实验现象说明浓、稀硝酸与铜反应的产物的不同?实验是如何控制尾气污染的?师生共同讨论回答[学生]鲁教版教材铜与硝酸反应的试管内可以观察到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也能看到二者生成气体颜色的不同,蘸氢氧化钠的棉花能够防止有毒气体外溢,但蘸氢氧化钠的棉花放在试管口动作要快,否则有毒气体会外溢。苏教版教材用分液漏斗加硝酸与鲁教版比一开始不会溢出气体,将生成的气体用排水法收集防止尾气污染
6、两者可以通过试管内的反应的剧烈程度说明反应的快慢,通过气体的颜色说明生成产物的不同,但一开始试管内有空气都能看到红棕色气体,NO的现象不明显。根据实验经验,鲁教版教材的实验设计中动作再快,也能闻到NO2气体的气味。复习和对比实验,明确实验目的。7[提问]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有毒,对比三种教材,你能体会到编书专家教授们爱护同学们,为了让大家看到清晰而有安全的实验现象,多次对实验进行了改进。今天我们能不能在理解了实验原理后,根据实验目的,自己设计实验,自己动手做实验呢?倾听学生思考,提出自己的实验设计,教师点评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充分肯定学生的实
7、验设计方案。[讲解]今天我们来设计一个实验。请观察在每个同学实验桌上给定的实验仪器与药瓶,按要求设计并完成实验。[板书]一、铜与硝酸的反应的实验设计[投影]给定仪器实验。5cm铜丝短的胶头滴管短试管浓硝酸(浓硝酸与水1:1)、稀硝酸(滴瓶装)橡皮塞说明设计实验要求(1)实验能够比较出反应的快慢(2)能够区别出气体生成物(3)要求反应的用量少,污染少学生观察实验桌上的实验用品倾听教师用给定实验用品和仪器,有限制的让学生进行创造性实验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讲解][讲述]这是一个挑战性的课题。将这些仪器组装起来实验是一个极其伟大的创造过程。希望大家充分发挥想象力,
8、小组内相互讨论,集思广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