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231466
大小:2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1
《继传统 创特色 促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继传统创特色促发展 摘要:珠算是以固有的算理和数学原理为基础计算数值的一项计算技术,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瑰宝和科学文化遗产,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计算工具,不仅值得继承,而且要发扬光大。 关键词:幼儿;珠心算;普及 珠算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珠心算(珠算式心算)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它是在珠算的基础上,将以算珠的直观形象按照珠算的模式在脑子里浮动变换进行计算的一种方法。曾经在中央电视台做过专门的现场表演,10岁左右的小选手采用珠心算运算,其运算的速度远远超过了电子计算器,所有的观众惊叹不已,使这些幼儿被誉为“神童”,具有特异功
2、能。但这些幼儿真是“神童”吗?不是的。它是通过学习珠心算,就是在熟练珠算的基础上在头脑中模拟打算盘,准确、快捷地把储存在脑子中的算盘图像由“静止状态”转化为“动珠状态”。它对儿童早期智力的提升功效显著,已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然而珠心算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早已普遍生根开花,而在我区仍然没能得到普及。笔者认为,在我区也应要做到“方向对,路子正”,加强对学生的珠心算培训工作。 20世纪80年代初,珠心算就以它特有的启智功能和神奇的计算速度使人们惊叹不已。90年代至今,学习珠心算的浪潮已经遍及全国各省市,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也在引进、学习。它不仅简洁明了、通俗易懂
3、,而且生动有趣,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主体性特征,调动了每个小孩的学习积极性和潜在的能力,使他们的身心都得到了全面发展。 一、进入数学课堂,开展珠心算教育 珠心算进入数学课堂教学,要做到在不增加学生学习时间的前提下学习珠心算,并且将珠心算的学习同数学学习紧密结合起来,这是学生学习珠心算的最优途径。在我区开展珠心算教学,逐步以“建立基地,借鉴创新,吸取经验,开拓前进”的总体思路,以点带面,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推动珠心算教育的普及。 二、制定阶段性目标 根据数学课的相应进度和要求,儿童的认知特点以及珠心算自身的教学体系,本着适度超前、紧密结合的原则,制定阶
4、段教学目标。 第一阶段(前3年),珠算达到7~10笔三位数加减法,7笔4位数加减法;心算达到3~5笔三位数加减法。乘法珠算达到法实合计6位,心算达到法实合计5位,除法珠算达到法商合计6位,心算达到法商合计5位。有96%以上的学生取得全国普通六级珠心算等级证书。 第二阶段(后3年),第一年进行小数乘除法教学,第二年进行普通题型的训练,争取小学毕业时,有90%以上的学生取得普通四级以上的珠心算等级证书。在难度上有一定的提高、在要求上超过小学数学计算部分的教学目标,并以此为突破口,取得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三、广泛宣传、展示珠心算功能,普及珠心算教
5、育 在我区推广珠心算教育,自治区珠算协会应进一步加强舆论导向和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强工作落实,赢得全区关注、理解和支持。 1.让珠协工作人员人人充当宣传员,走到哪里宣传到哪里。 2.抓住每年的“科技宣传周”活动,出动宣传车、制作展板、现场表演、上街设点咨询及印发宣传资料等方式让社会及更多的家长对珠心算教育有一定的认识。 3.充分利用新闻媒介,弘扬中华珠算文化、扩大学术交流范围,推广珠心算研究成果,尤其是近年来,对珠心算教育开发儿童智力潜能作用的最新研究成果的宣传,使珠心算在我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4.根据中珠《关于配合教育科学出版社做好把〈珠心算〉
6、列入地方教材目录通知》精神,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将珠心算列入地方教材,这将是推广普及珠心算的重要步骤,努力争取财政、教育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并把这项工作列为珠协工作的重点,也作为协会年终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 四、加强珠心算师资培训 珠心算教学是一项新颖的创举,对大部分教师来说是一项新的课题。尽快培养一批能承担珠心算教学的优秀教师是做好珠心算教学的基础,也是推广普及、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协会要十分重视师资培训工作,归纳起来,主要应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一是走出去,就是选派教师参加全国的珠心算初、高级培训班,学习珠心算的教材教法,同时,到起步较早的区外一
7、些省市进行观摩取经,借鉴他们的经验,进一步普及珠心算。二是请进来,就是聘请区外珠心算专家、学者和优秀选手到我区讲学和表演,进一步深入交流和探讨。三是走下去,就是由珠协的工作人员深入基层,巡回指导,释疑解惑,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广泛宣传珠算科技知识做准备。 五、吸取外地先进经验,编撰优秀教材 开展珠心算教育,编写适合本地区的教材是首要的工作任务。珠心算教学与语文、数学等课程不同,它没有教学大纲和统一的教材,教师教什么,学生练什么,教与练应达到什么要求,没有统一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珠心算教师本着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原则,组织部分懂教学、高水平的教师集思广益
8、,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自编教材,自制教具,保证教师有科学的指导用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