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古代商业的发展学案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案设计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学习目标1.概述古代中国的“市”的形成与发展。2.了解古代中国重要的商业都会及著名商帮。3.从商业的兴起和市场的兴起等方面去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预习内容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1.商朝: 。 2.初秋战国时期: 。 3.秦汉至隋唐: 。 4.两宋时期: 。 5.明清时期: 。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1.宋以前: 。 2.宋朝时期: 。 3.商业中心的崛起: 。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两汉时: 。 2.唐朝时: 。 3.两宋时: 。 4.元朝时: 。 5.明清时: 。 6.对外
2、贸易的方式和目的: 。 合作探究1.柜坊和飞钱的出现,对商业的发展有何作用?2.宋朝空前繁荣的商业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哪些?3.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有何特点?4.简析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规律性特点。学案设计课堂练习1.《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 )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C.百姓皆重商轻农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2.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展现了一代晋商乔致庸的传奇一生。晋商等商帮活跃的时期是( )
3、 A.秦汉B.隋唐C.宋元D.明清3.农业社会的都城往往是皇权与文化的集结处和辐射中心,从西汉、唐和北宋都城的布局上可以看出都城功能的新趋势是( )A.政治中心的地位消失B.城市商品经济发展C.文化中心的地位显著D.吸收国外建都的经验4.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以下对材料中“商人”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他可以到浮梁集市收购茶叶B.他到浮梁买茶时住在“会馆”中C.经商使他的社会地位发生根本改变D.他将茶叶贩卖到海外,受到“海禁政策”的限制5.《清明上河图》近年来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
4、足迹馆”特设一幅《清明上河图》以展示宋代都城的街市。下列所述现象在北宋都城街市上不可能出现的是( )A.大店小铺林立,货郎走街串巷,还有国外客商,商品琳琅满目B.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C.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机工散者又数千人D.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6.丝织重镇盛泽镇,本来是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绸绫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niǎn,载)金至者无虚日……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材料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盛泽
5、镇丝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B.明清政府重农抑商措施失效C.工商业发展促进城镇的发展D.自然经济受到工商业的冲击7.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满载美国货的“中国皇后号”帆船,经过长途航行到达中国后,又把中国土特产带回美国,中美贸易从此开始。到达中国后该货船最有可能停泊的城市是( )A.泉州B.广州C.南京D.上海8.19世纪中期,福州一带很难买到马铃薯,35年后,福州周围农村生产很多马铃薯,学案设计并销往香港、新加坡及内地。材料反映了( )A.马铃薯栽培技术日益提高B.西方饮食习惯对中国影响加深C.清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D.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9.中国古代
6、饮茶之风始于唐,盛于宋。到宋代,茶叶已成为中原及周边各族人民“一日不可以无”的日常消费品,对宋代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西戎茶马之市,自宋已然。盖土蕃潼酪腥膻,非茶不解其毒,……(中原)藉之可以得马。以草木之叶,易边场之用,利之最大者也。——(明)谢肇制《五杂俎》材料二 蜀中旧使交子(纸币),惟有茶山交易最为浩瀚。——(宋)苏辙《论蜀茶五害状》材料三 宋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曰江陵、曰真州(江苏仪征),……初数户,后繁之。市中茶坊林立,徽人、晋人荟萃,五音杂语。……输之于边,数倍利之,骤富焉。——(宋)庄季裕《鸡肋编》材
7、料四 (东京)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又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政府茶叶专卖的主要原因。(2)据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茶叶贸易对宋代商品经济的影响。检测反馈1.据《史记》记载,西汉初期“富商大贾或贮财役贫,转毂百数,废居居邑,封君皆低首仰给焉。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偌国家之急,黎民重困”。这反映出当时( )A.民营作坊已经超过官营手工业B.西汉政府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C.西汉
8、政府非常重视商业的发展D.封国势力与商业势力相互勾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