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与安全感(心理学与生活)

危机与安全感(心理学与生活)

ID:1321817

大小:84.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7-11-10

危机与安全感(心理学与生活)_第1页
危机与安全感(心理学与生活)_第2页
危机与安全感(心理学与生活)_第3页
危机与安全感(心理学与生活)_第4页
危机与安全感(心理学与生活)_第5页
资源描述:

《危机与安全感(心理学与生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危机与安全感危机无处不在居安思危社会现象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落后就要挨打社会群体现象:抢盐为养生追从张悟本房奴、孩奴国考(公务员考试)公务员,稳定感反思:这些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是否意味着我们是一个比较缺乏安全感的民族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多灾多难的民族:代际创伤(缺乏安全感的代际传递)战争政治运动(反右、四清、文革)居安思危:特别具有危机意识危机:危机是一种认识,当事人认为某一事件或境遇是个人的资源和应付机制所无法解决的困难。除非及时缓解,否则危机会导致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功能失调。不良情绪:无助、紧张、焦虑问题行为身心疾病胃病、高血压、心脏病、皮肤病危

2、机的两个部分人们必须面对的客观的、外在的情况危机存在外在的情况在主体头脑中的主观反映危机意识危机的几种情况丧失亲人生活的变故失去工作离婚遇到危险疾病流行,如非典地震,如5.12汶川地震恐怖主义袭击,美国9.11恐怖袭击危机的多样性:自然危机:全球变暖、酸雨、物种灭绝、臭氧层破坏、地震、海啸、沙漠化、森林锐减社会危机:政治危机、经济危机、文化危机等精神危机:信仰的坍塌与缺失,道德的失落,理想的贬值生活中的一般情况:转换新的环境、开始新的工作、到陌生的地方、见陌生的人、出现未预料到的情况、发生了从未发生过的事情可以说任何一个转变都可以成为危机。危机意识:认为某

3、一件事或境遇是个人的资源和应付机制所无法解决的困难危机不能解决的原因:客观条件缺乏、缺乏可以提供帮助的人、缺乏类似情况的经验、缺乏能力与知识的储备、缺乏应变能力、缺乏自信心危机=危险+机会危机:意味着危险同时意味着机会可以发展出新的能力,学到新的知识可以发现新的资源一旦问题解决提升自信心安全感意味着不担心来自外界的对自己身体、心理的威胁与伤害,也意味着对自己、他人、外部世界有着恰当的控制感对Ta人、社会的信任与接纳危机实际是生存危机,也可以称之为安全感的缺乏和破坏。安全感的形成早年心理发展是形成安全感的关键时期依恋理论模式:依恋是婴儿与主要的抚养者通常是母

4、亲间的最初社会性连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依恋意味着忠诚、充满感情的关注与联系。人类生来就具有寻求与Ta人形成依恋关系的倾向。鲍尔比认为:“如果孩子在早期的关系中体验到爱和信任,Ta就会觉得自己是可爱的,值得信赖的。然而,如果婴儿的依恋需要没有得到满足,Ta就会对自己形成一个不好的印象。”鲍尔比认为“一个不受欢迎的孩子不只觉得自己不受父母的欢迎,而且相信自己基本不受任何人欢迎。相反,一个得到爱的孩子长大后不仅相信父母爱Ta,而且相信别人也觉得Ta可爱。”安思沃斯等通过“陌生情境”研究法,依据婴儿在陌生情境中的不同反应,认为婴儿的依恋存在三种类型。安全

5、型关系:妈妈在这种关系中对孩子关心、负责。体验到这种依恋的婴儿知道妈妈的负责和亲切,甚至妈妈不在时也这样想。安全型婴儿一般比较快乐和自信,对外界积极反应。回避型关系这种关系中的妈妈对孩子不很负责。孩子则对妈妈疏远、冷漠。当妈妈离开时孩子不焦虑,妈妈回来也不特别高兴。缺乏依恋,与母亲未建立起亲密的情感联系。焦虑-矛盾型关系妈妈在这种关系中对孩子的需要不是特别关心和敏感。婴儿在妈妈离开后很焦虑,一分离就大哭,别的大人不易让Ta们安静下来。这些孩子害怕陌生环境。母亲回来后,Ta们又开始反抗母亲的安抚。这些婴儿表现为一种焦虑-矛盾型,离开母亲后焦虑,但见到母亲后又

6、反抗母亲的安抚。贫穷对人心理的影响:生命受到威胁,穷怕了受到被人的歧视自尊受到伤害人穷志不穷对安全感的寻求如果不能通过亲密关系的建立来获得,就使用其Ta替代物。替代物:金钱(挣钱、攒钱)、房子、车子、学历、权力、地位对生命的维护注重养生(养护生命身心)各种保健品各种延年益寿的妙方健身繁衍后代如何获得安全感重在亲密关系的建立外在客观物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获得安全感,但不能解决本质上、内心深层的安全感的缺乏我穷得只剩钱了如何面对危机应对危机的几种途径为自己承担责任危机=危险+机会危机无处不在寻求新的应对方法增强自信心在寻找资源和应用新的方法过程中:如何对事件

7、和境遇重新认识如何能坚定信心愿意自我承担责任而不是只强调外部因素产生危机的认识能不能改变危机不能解决不是缺乏资源和方法,可能是不愿承担责任合理情绪疗法人对一类事物的共同看法即信念,既有合理、理性的一面,也有不合理、非理性的一面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适当的、适度的情绪反应,而不合理的信念则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当人们坚持不合理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最终会导致情绪障碍。ABC理论A诱发事件B个体在诱发事件后相应而生的信念C在特定情境下,个体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不合理的信念的特征绝对化的要求必须、应该、最好、一定过分概括化/以偏概全我这件事没

8、做好等于我这个人不好对事不对人糟糕至极百分之一百二十的糟糕,世界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