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0661

全国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0661

ID:13204643

大小:3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1

全国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0661_第1页
全国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0661_第2页
全国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0661_第3页
全国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0661_第4页
全国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0661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国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066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全国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课程代码:0066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在新闻作品的研究过程中,为了引发更多更深刻的信息,我们常常冲破思考的习惯范围,激发非习惯的联想,这是一种典型的()A.创造性思维B.宏观思维C.求异思维D.立体思维2.撰写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的作者是()A.周恩来B.穆青C.毛泽东D.范长江3.下列新闻作品中,采用典型的“倒金字

2、塔”结构的是()A.《美日汽车贸易高级谈判开始》B.《经济学家赶集》C.《巴西获得美洲杯赛冠军》D.《欧洲金融界进入大竞争时代》4.“以事实解释新闻,以事实预测未来”是以下哪种新闻作品的显著内容特点?()A.特稿B.调查性报道C.消息D.解释性报道5.《从邮局看变化》是一篇角度独特、以小见大的新闻名作,也颇能反映我国主流新闻媒体选择角度、体现立意的一贯思路,请问这篇报道所反映的是我国哪个年代的社会变化?()A.1970年代B.1980年代C.1990年代D.2000年代6.消息《坦克进城路面无损,交通干警同声赞扬》是一篇角度独特的

3、()A.军事报道B.财经报道C.时政报道D.科技报道7.写作人物特写《记鲁迅》的著名记者是()A.埃德加-斯诺B.史沫特莱C.爱伦堡D.法拉奇浙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第7页(共7页)8.以下报道中,通篇运用数字来加强主题可信性的作品是()A.《鄱阳湖出现世界上最大的白鹤群》B.《我国选手获得奥运会第一块金牌》C.《一本充满自我批评精神的新书》D.《“一厘钱”精神》9.“前天一夜风雪,昨夜八百童尸”出自著名诗人臧克家之手,引用这两句诗的新闻作品是()A.《春夜》B.《水面下的桥梁》C.《巴黎陷落后的一个月》D.《上海严寒》

4、10.在下列新闻作品中,充分运用“口语入文”的写作手法,以使文章生动鲜活起来的作品是()A.《访厕所》B.《“飞天”凌空》C.《祁连山北的旅行(节录)》D.《“妈妈教我放鸭子”》1l.下列新闻作品中属于批评报道的是()A.《并非鱼草之争》B.《抢菜记》C.《醒来,铜陵!》D.《好啊!诚实永存》12.在人物专访《写在绢帕上的诗》中引用了一首抒发战地情怀的诗,其中两句是“向莽莽平沙去处舞干戈,莫念那恒岳巍巍云里人!”。请问这首诗是出自我国哪位著名新闻工作者之手?()A.瞿秋白B.邹韬奋C.邓拓D.穆青13.许多新闻作品为了获得如临其境

5、,生动感人的效果,往往花笔墨于对新闻现场的描绘。以下哪篇作品以强调现场感的营造为特色?()A.《华阳礁上补给忙》B.《陕北有煤海》C.《水城威尼斯》D.《桌上的表》14.“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出自哪一位共产党员干部之口?()A.王进喜B.焦裕禄C.金山D.孔繁森15.邓拓写作的《访“葡萄常”》不受新闻体裁的约束,行云流水,不事雕饰,把常家的兴衰和时代的变迁不着痕迹地编织到一起。请问,以下哪个事实是报道中提到的?()浙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第7页(共7页)A.常家祖祖辈辈是种葡萄的B.继承并经营常家祖业的姑侄姊妹五人曾经削

6、发为尼,所以都未成婚C.常家是蒙古族人D.常家祖辈曾给西太后进贡鲜美的葡萄16.对新闻作品进行综合性分析,就是把不同的新闻作品按照一定的要求放在一起进行分析。请问,以下哪一种分析框架不属于常见的综合性分析的方式?()A.分析同一题材同一体裁的不同新闻作品B.分析同一题材不同体裁的新闻作品C.分析不同题材不同体裁的新闻作品D.分析某一位记者的新闻作品17.《核弹元勋的“三子”》是一篇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展现我国科学家风采的人物通讯。请问,该作品的主人公是()A.钱三强B.钱伟长C.邓稼先D.谈家桢18.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

7、难,也造就了一批著名记者和一些著名篇章。请问,“我们所见到的,是我们一生中所见到过的最令人厌憎的场面之一,然而,正是因为亲眼见到了,我们的报道才最有权威性。”这样直接的抒情和议论,出自以下哪篇报道?()A.《日本签字投降》B.《巴黎陷落后的一个月》C.《墨索里尼悬尸米兰街头》D.《奥斯威辛没有新闻可写》19.“感性和理性二者的性质不同,但又不是互相分离的,它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这一论述对新闻作品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写下这段话的作者是()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20.在我国新闻史中,不少优秀记者知识渊博、学

8、养深厚,在多个领域均有建树。请问,著有《中国救荒史》的著名记者是()A.梁启超B.邵飘萍C.范长江D.邓拓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浙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第7页(共7页)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