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194142
大小:114.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21
《苏教版语文九上学问和智慧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问和智慧》【学习目的】1.准确读写生字生词,理解并运用本课的重要词语。2.理解作者阐述的学习观。【学习过程】一.简介1.课文《学问和智慧》针对把“知识”与“学问”相提并论,把“学问”与“智慧”混为一谈的错误认识,阐释了“学问”与“智慧”的不同内涵以及相互关系,反对死读书,读死书,主张重视能力培养。“学问和智慧”名词性并列短语,点明了文章内容,即“学问”和“智慧”的区别和相互关系。2.作者《学问和智慧》的作者是罗家伦先生。他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学者。早在五四运动中,还是大学生的罗家伦先生就崭露头角,“五四”那天的印刷传单《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就出自他的手笔。“五四运动”这个名词也是由罗家伦首
2、创的。他在当年5月26日出版的《每周评论》上以“毅”为笔名写了《“五四运动”的精神》一文,第一次提出“五四运动”这个名词。 在五四运动前一年,罗家伦与傅斯年等北大学生在《新青年》的影响下,创办了影响仅次于《新青年》的《新潮》杂志,倡导新文化。 1920年,由北大校长蔡元培推举,罗家伦出国留学,先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后又转往欧洲的伦敦、柏林和巴黎三所大学的研究院,直到1926年返国。回国后,他参加北伐,担任过各种公职,但他志趣仍在教育和学术。他曾担任清华大学首任校长,武汉大学教授,国立中央大学校长等。他学贯中西,广涉群籍,才思横溢。作为新思潮的代表人之一,他一直积极鼓吹国家现代化,指出
3、:“中国的出路——现代化”,“自从机械征服了距离以来,我国已托生在现代的国群里,哪能不急起直追,加紧现代化?”但同时,他又热爱中国文化,重视中国伦理道德。他说:“我们并不是盲目崇拜西洋,我们也不能迷信中国。我们要用新的科学方法,来判断一切,来估定各项中国文化里的成就,中国社会上的现象的本身价值。”(www.5156edu.com) 二.思考1.这篇文章主要观点是什么?2.《学问和智慧》的文体有什么特点?3.在课文中作者是如何论证观点的?4.学习这篇文言文,我们要掌握哪些字、词? 三.分析本文的结构(1)“学问与智慧,有显然的区别”(2)“‘以为学问就是智慧’是错误的”。(3)学问是不能离开智
4、慧的(4)读书要“精为选择”,读书“也要智慧”。(5)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6)“学问和智慧是相辅为用,缺一不可”,“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第一部分(1——2)解说“学问”与“智慧”的概念不同。第二部分(3——6)论述学问和智慧的关系。可以细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3——4)学问离不开智慧第二层(5—6)智慧离不开学问 四.生字正音记形。生字铢(zhū)郤(xì)窾(kuǎn)犀(xī)矻(kū)生词烛照:照亮。食古不化:意思是读书人一味学古人,拘泥陈法,不善于灵活运用。冬烘先生:旧指不高明的塾师,含讥讽意,指其思想迂腐,见识浅陋。探骊得珠:比喻做文章能抓住关键。无关宏旨:不涉及主旨。
5、指意义不大或关系不大。宏旨,大意,主要的问题。物竞天择:万物为生存而竞争,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优胜劣汰。张目:助长某人的声势。犀锐:坚固锐利。寡约:这里的意思是缺乏高度的概括。约,简约。晦塞:晦涩不畅。鞭辟入里:深入剖析,进入最里层。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深中要害。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失。融会贯通:参合多方面的道理而得到全面的透彻的领悟。寸积铢累:指一点一滴地积累。铢,古代重量单位,一两的十四分之一。通达:指明白人情事理。映射:照射。豁然开朗:指思路开阔通达,能透彻地了解问题。 五.课文分析第一部分1.原文:(1)学问与智慧,有显然的区别。学问是知识的聚
6、集,是一种滋养人生的原料,而智慧却是陶冶原料的熔炉。学问好比是铁,而智慧是炼钢的电火。学问是寸积铢累而来的,常是各有疆域独自为政的;它可吸收人生的兴趣,但是它本身却是人生的工具。智慧是一种透视,一种反想,一种远瞻;它是人生含蕴的一种放射性;它是从人生深处发出来的,同时它可以烛照人生的前途。(2)有人以为学问就是智慧,其实有学问的人,何曾都有智慧?世界上有不少学问渊博的人,可是食古不化,食今亦不化,不知融会贯通,举一不能反三,终身都跳不出书本的圈子,实在说不上“智慧”二字。这种人西洋便叫做“有学问的笨伯”,在中国便可称为“两脚书橱”或“冬烘先生”。反过来说,有智慧的人也不见得都有很好的学问。有
7、一种人,读书虽然不多,但他对于人情事理,都很通达,凭借经验,运用心得,“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这样的人,你能说他没有智慧吗?2.文句梳理:第(1)段提问一:第(1)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哪句?讲解:第(1)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学问与智慧,有显然的区别”。提问二:第(1)自然段的段内结构是什么?中心句是如何提取的?讲解:这个段落结构是“总分式”。本段一共有6个句子,后5个句子是对①句的解说,解说的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