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18237
大小:199.14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7-11-10
《沈阳师范大学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沈阳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位于中国十大城市之一的辽宁省省会沈阳,隶属于辽宁省人民政府,是一所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九大门类的多科性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始建于1951年东北教育学院;1953年更名为沈阳师范学院,是当时东北地区创办最早的两所本科师范院校之一(辽宁省最早);1965年更名为辽宁第一师范学院;1978年恢复沈阳师范学院校名;2002年省政府决定并经教育部批准,沈阳师范学院与辽宁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沈阳师范大学。沈师大建校即为本科院校,上个世纪50年代末开始培养研究生,是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接
2、受单位,是教育部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和教育部首批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一、师大现状:学校现占地面积1888.69亩,建筑面积76.36万平方米,藏书180余万册。学校共有全日制本、专科生21947人,硕士研究生3261人,长期在校留学生368人。截止2011年5月学校建校60年来已为国家培养了近20万名德才兼备的师资及各类人才,为东北特别是辽宁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沈师大主要校园景观:辽宁古生物博物馆(我国迄今为止最大的古生物博物馆)、司徒安雕塑园(国内高校首家外国雕塑家园林)、学位园(国内首个大学
3、学位园)、沈师大发展历程校门景观微缩、师大野生动物保护园、孔子圣像等。二、师大标志:校名:沈阳师范大学(题写:郭沫若)校徽:设计:谷慧敏校徽解读:意念性标志设计,运用恰当比喻方法,可以达到强化内涵,把一个抽象概念形象化的表现,已达到标志设计特征的视觉效果.沈师校标的设计采用了这一表现手法,运用了比喻。标志造型简练,以主体大树形象表达出学校教书育人,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世纪栋梁人才的属性特征。底部为一本展开的书的造型,代表知识的沃土,点明学校教育的特征。树的主干以汉字的“人”字与沈师开头字母“s”结合变化出一造型,代表“沈师人”,表达出“授业
4、”“学叶”以人为本的中华文明的教育思想。绿色园形造型与“知识沃土上屹立的大树”的造型相结合,表现沈师人团结协作、开拓发展、共创辉煌的各办学理念和教育精神。校训:博学厚德尚美健行校训解读:“博学”,出自对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引申,意在培育一种良好学风并获得广博知识; “厚德”,出自《易经》“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在培养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 “尚美”是马克思“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思想的贯彻,意在确定一种崇尚美、追求美、构建和谐的价值取向; “健行”出自《易经·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在形成一种自强不息的行为方式。
5、博学厚德、尚美健行 从文化意义上看:体现了中外优秀文化的有机结合。 从内在含义上看:体现了党的教育方针。 从逻辑关系上看:体现了通过知识理性“博学”走向实践理性“厚德”的自觉与升华;体现了“知”(“博学厚德”)与“行”(“尚美健行”)的统一;体现了“真、善、美”的统一。校歌:《点燃太阳》走过风雨走过沧桑我们自强不息步伐雄壮呼唤春风播种理想我们为祖国点燃太阳啊光荣的沈师希望的沈师用执着踏过艰辛的道路啊光荣的沈师希望的沈师用热血浇灌蓓蕾的绽放绽放啊光荣的沈师希望的沈师用执着踏过艰辛的道路啊光荣的沈师希望的沈师用热血浇灌蓓蕾的绽放绽放滋
6、兰沃土蕴积希望我们辛勤耕耘拼搏向上接风沐雨桃李芬芳我们为祖国造就栋梁啊光荣的沈师希望的沈师用科学建树千秋的大业啊光荣的沈师希望的沈师用创造开拓未来的辉煌辉煌啊光荣的沈师希望的沈师用科学建树千秋的大业啊光荣的沈师希望的沈师用创造开拓未来的辉煌辉煌三、师资力量与研究基地:学校拥有一支职称结构优化、学历层次较高、科研能力较强、年龄结构合理、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617人,其中二级教授24人,教授269人、副教授611人。涌现出一批国家及省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的著名学者和学术带头人,此外,还聘请了多名“两院”院
7、士和学术造诣精深的国内外专家学者担任学校的名誉教授和兼职教授,另有多名外籍教师受聘于我校。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俄罗斯、比利时、丹麦、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的58所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签订了国际学术交流及合作协议,并互派师生交流、讲学,进行科研合作。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辽宁教育行政学院、辽宁电化教育馆设在我校。学校具有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25个,省级紧缺人才培养基地1个,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1个,省特色学科2个,省培育学科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示范性专业9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9个,省级重
8、点支持专业2个,省级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创新团队5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设有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院校研究中心、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古生物研究所、中国北方少数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