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全集)026

中国哲学史(全集)026

ID:1316941

大小:163.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7-11-10

中国哲学史(全集)026_第1页
中国哲学史(全集)026_第2页
中国哲学史(全集)026_第3页
中国哲学史(全集)026_第4页
中国哲学史(全集)026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哲学史(全集)02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十六讲:王守仁ThePhilosophyofWangshouren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生于公元1472年(明宪宗成化八年),死于公元1528年(明世宗嘉靖七年),浙江余姚人。他早年曾任兵部主事,反对过宦官刘瑾,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公路站长)。后来累升为右副都御史。皇室贵族宁王朱宸濠起兵企图篡夺帝位,王守仁对之进行讨伐,在短期内就生擒了宸濠,为明代封建朝廷平定了内乱,升南京兵部尚书,受封为新建伯。王守仁手迹阳明洞王守仁的著作,后人编辑为《王文成公全书》,其中在哲学上比较重要的是《传习录》和《大学问》。理学

2、的反动心外无理心外无物致良知与知行合一一.理学的反动王守仁早年曾经信仰程朱,想依照朱熹的学说去实行。他同一个朋友商量,“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怎样格物呢?“因指亭前竹子,令去格看”。他那个朋友“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想了三天,没有得到竹子之理,反而病了。王守仁自己也是“早夜不得其理”,到七天,也病了。于是在一起叹气,说“圣贤是做不得的,无他大力量去格物了”。后来,他在龙场,反复思考如何有效地进行道德的修养,自以为达到了“彻悟”,断言:“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以上见《传习录下》)二.心

3、外无理“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而必曰穷天下之理,是犹析心与理而为二也。”(《答顾东桥书》)“夫物理不外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耶”?(同上)“忠与孝之理,在君亲身上,在自己的心上?若在自己心上,亦只是穷此心之理矣。”(《传习录上》)三.心外无物“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传习录下》)“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传习录上》)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

4、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传习录》下)HaveABreak!四.致良知与知行合一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是行之主意,行是知之功夫致良知1.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如言学孝,则必服劳奉养,躬行孝道,然后谓之学,岂徒悬空口耳讲说,而遂可以谓之学孝乎?学射则必张弓挟矢,引满中的;学书则必伸纸执笔,操觚染翰。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

5、则学之始固已即是行矣。”(《答顾东桥书》)2.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传习录》上)3.知是行之主意,行是知之功夫“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传习录上》)“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却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

6、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传习录下》)4.致良知“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答顾东桥书》)五.思考谈谈王阳明的“心外无理”思想?论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谈谈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NextTime:罗钦顺与王廷相提前阅读重点文献阅读参考书目的相关部分TheEn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