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471q型机油泵工艺方法改进

da471q型机油泵工艺方法改进

ID:13160476

大小:401.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7-21

da471q型机油泵工艺方法改进_第1页
da471q型机油泵工艺方法改进_第2页
da471q型机油泵工艺方法改进_第3页
da471q型机油泵工艺方法改进_第4页
da471q型机油泵工艺方法改进_第5页
资源描述:

《da471q型机油泵工艺方法改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题目:DA471Q型机油泵工艺方法改进13目录第一章绪论…………………………………………………………21.1产品简介……………………………………………………21.2主要技术指标………………………………………………21.2.1功能…………………………………………………21.2.2结构特点……………………………………………21.2.2性能…………………………………………………2第二章机油泵壳体加工工艺改进…………………………………22.1机油泵壳体机械加工工艺…………………………………22.2壳体加工工艺改进原因……………………………………32.3

2、重要装配尺寸改进…………………………………………32.3.1原因分析……………………………………………32.3.2工艺改进措施…………………………………………42.3.3工艺改进效果验证……………………………………42.4油井局部变形改进……………………………………………52.4.1油井变形原因分析……………………………………52.4.2工艺改进措施…………………………………………52.4.3工艺改进效果验证……………………………………5第三章机油泵总成装配工艺改进……………………………………63.1批产机油泵三包故障概述……………………………

3、………63.2机油泵总成工艺改进过程…………………………………73.2.1齿轮转动灵活性问题分析……………………………73.2.2活门分级装配试验情况………………………………93.2.3活门开启压力高问题的分析…………………………11参考文献…………………………………………………………1313第一章绪论1.1产品简介该产品为我公司为合资公司配套产品,用于赛马系列发动机,主要竞争对手为北京凯创、深圳益保,市场前景看好,合资公司该型发动机月产近三万台。该产品最初设计主要参照日本样机及合资公司提供的日本图纸。目前,该产品正处于小批阶段。1.2主要技术

4、指标1.2.1功能机油泵总成是发动机润滑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与发动机的曲轴相连,主要功能是将机油增压后,经润滑油路润滑机件,保证润滑系统正常循环。1.2.2结构特点:机油泵总成的结构由壳体、后盖、内转子、外转子、卸荷阀等组成。它的结构与以往的机油泵总成基本一致,但在卸荷阀的布置上与其它机油泵不同,它在卸荷后直接将卸荷油回流到泵体内的低压吸油区。1.2.3性能在750r/min时流量为3L/min排油压力为0.15Mpa;在6000r/min时流量为35L/min排油压力为0.35Mpa,同时要求当流量达到35L/min时压力要低于0.8

5、8Mpa;活门开启时压力应为0.54±0.05Mpa(2000r/min);内、外转子啮合间隙为0.06~0.18;调压活门与卸荷孔间的间隙为0.070~0.123;外转子与油井间的间隙为0.115~0.196;转子与后盖间的端面间隙为0.04~0.175;内转子与轴孔间的间隙为0.03~0.085;第二章机油泵壳体加工工艺现状及改进2.1机油泵壳体机械加工工艺13简要介绍壳体主要加工内容(不包括洗涤、清理等辅助工序):产品名称工序内容机床名称夹具描述471Q型机油泵壳体加工油井大平面等立式加工中心1工位1以工件三个工艺定位面及铸孔、侧面定位,

6、每次装夹二件,液压夹紧加工背面方向立式加工中心1工位2以大平面及2-φ11H8孔定位,每次装夹二件,液压夹紧加工底侧面螺纹立式加工中心2工位1以大平面及2-φ11H8孔定位,每次装夹二件,液压夹紧加工机油滤部分立式加工中心2工位2以大平面及2-φ11H8孔定位,每次装夹二件,液压夹紧加工机油尺孔立式加工中心2工位3以大平面及2-φ11H8孔定位,每次装夹二件,液压夹紧气密性试验气密性试验台以大平面及2-φ8.5孔定位,每次装夹一件,气动夹紧密封2.2壳体加工工艺改进原因:首先,加工后底平面至2-φ11H8定位孔距离尺寸27±0.08超差,该尺寸

7、为合资公司装配用重要尺寸;其次,采用气密性试验台打压时,由于压力过大产生油井局部变形,造成壳体油井尺寸超差,严重的超差0.1。2.3重要装配尺寸改进2.3.1原因分析首先是毛坯设计基准与机械加工工艺基准不统一,其次毛坯定位面为活动面,定位精度不高,但模具已经定型,此处已不具备改进可能。再次夹具采用一个毛坯孔和底平面一点定位,重复定位精度差,尚有改进可能,也是最为经济可行的。2.3.2工艺改进措施13改变工件的定位方式,此夹紧方式的确定经过了数次更改和调试,最终采用底侧平面和直角侧面定位,使工艺基准和设计基准统一。2.3.3工艺改进效果验证采用单

8、台重复装夹及多台一次装夹,在夹紧状态下对跳动量测量应小于0.1,验证跳动量变化表及在壳体上选测点位置如下:编号装夹次数底平面跳动A大平面跳动B大平面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