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1登革热世界流行简史

表5-1登革热世界流行简史

ID:13152651

大小:19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0

表5-1登革热世界流行简史_第1页
表5-1登革热世界流行简史_第2页
表5-1登革热世界流行简史_第3页
表5-1登革热世界流行简史_第4页
表5-1登革热世界流行简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表5-1登革热世界流行简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登革热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由登革病毒(denguevirus,D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为媒介进行传播。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关节疼痛、极度疲乏,部分患者可以出现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临床分为登革热(DF)、登革出血热(DHF)和登革休克综合征(DSS)三种类型,后两型病死率较高。登革热传播迅猛,发病率高,是国境口岸监测传染病之一,也是我国乙类传染病之一。(一)流行概况1、世界流行概况登革热于1779年在埃及开罗、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及美国费城发现,并根据症状命名为关节热和骨折热,1869年由英国伦敦皇家内科学命名为登革

2、热。1944年著名病毒学家Sabin成功分离了登革病毒。1955年Sabin研制了鼠脑适应,神经毒力突变的灭活疫苗,并应用于人体。自1779年世界上首次报道登革热流行以来,陆续有此病流行的报道(如表5-1所示),流行地区主要是热带与亚热带,涉及到9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东南亚地区流行最严重,造成了很大的经济和社会损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的登革热在东南亚开始大流行。20世纪50年代主要流行于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60年代在印度尼西亚,以后在新加坡、缅甸以及我国台湾及沿海省份;70年代后东南亚均有程度不同的流行;80年代后,登革热在东南亚地区日益加重,并成为大部分国家的

3、公共卫生问题。70%以上的疾病负担发生在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该病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在近年来迅速上升。非洲和东地中海区域在过去十年中也有该病的更多疫情纪录。2010年,欧洲的两个国家也曾有登革热本地传播报告。城市化、人口和物资快速流动、适宜的气候条件以及缺乏受过专业训练的工作人员均是导致登革热全球增长的因素。图5-1世界疟疾流行分布图据WHO统计,全世界每年DF病例多达1亿以上,DHF病例达几千万,受威胁人口达25亿,登革热已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每年有50万登革热住院病例,其中2万以上病例死于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登革热最近的一次爆发流行发

4、生在2012年4月,斯里兰卡全国范围内已报告9700例登革热病例,45人死亡。其中45%的病例出现在首都科伦坡所在的西方省,科伦坡是疫情最为严重的地区。表5-1登革热世界流行简史流行时间流行地区社会和经济损失1779年埃及开罗、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及美国费城全球首次发现1780年菲律宾、美国费城、印度马德拉斯1873年台湾澎湖县台湾首次发现1880年埃及开罗4/5人口患病1897年澳大利亚澳大利亚首次发现1922年美国南部10万人感染1925-1926年澳大利亚56万人发病1928年希腊造成约1000人死亡1942-1945年日本每年约10万人发病1960年越南约200万人发病1

5、977-1981年波多黎各、古巴患者数十万1995年南美洲至少20万人感染1998年全球爆发1200万人感染2001年美洲地区60万人感染,1.5万人患登革出血热2005年东帝汶336例病例,22例死亡2006年马尔代夫602例疑似病例(包括64例登革出血热和9例登革休克综合征)。2008年巴西登革热病例共120570例,其中包括647例登革出血热病例,48例死亡2009年佛得角16744例登革热疑似病例。2009年印度患者超过4720人,造成80多人死亡2010年巴基斯坦1500多例登革热病例,15例死亡2011年菲律宾截止8月初,发病45333人,其中267人死亡2011

6、年泰国发病3.77万人,27人死亡。2011年柬埔寨发病5400余人,29名儿童死亡2012年斯里兰卡至少9700发病,45人死亡2、我国流行概况我国最早有关登革热的记载是1871年厦门的流行。1976年在援外人员中发现二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人,成为我国首次发现的登革热病例。1980年在海南岛爆发登革热疫情,这是建国后发生的最大的一次登革热流行,报告病人近44万,死亡64例。之后每年在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沿海地区都会有局部流行。登革热的流行主要在5-10月份。多发生在气温高、雨量多的季节。一般雨后2-3周伊蚊密度上升,导致发病高峰出现。我国海南和广东主要流行季节在3-1

7、1月,海南高峰为4-6月,广东为8月。(二)流行病学1、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未发现健康带病毒者患者在发病前6~8小时至病程第6天具有明显的病毒血症可使叮咬伊蚊受染流行期间轻型患者数量为典型患者的10倍隐性感染者的数量更多2、传播媒介:登革热的传播媒介是白纹伊蚊(花脚蚊暗刺蚊)通过吸食人血进行传播传播途径:伊蚊→叮带登革热病毒者→病毒在蚊体内复制繁殖→叮健康人→病毒随唾液进入健康人体→发病(伊蚊喜欢在清洁小积水中产卵一切人工或天然凡可积水容器都可成为孳生地如家庭中的花盆水盘花瓶假山盆景水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