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文稿创作

广播电视文稿创作

ID:13141044

大小:18.5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20

广播电视文稿创作_第1页
广播电视文稿创作_第2页
广播电视文稿创作_第3页
广播电视文稿创作_第4页
广播电视文稿创作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播电视文稿创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广播电视文稿创作复习资料【广播电视文稿的概念】广播电视文稿是广播电视节目专门的一种语言表达,它是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播电视文稿以画面内容为基础,根据画面内容需要进行创作,不能脱离画面而单独存在。广播电视文稿即“解说词”,发源于电影其作用是对镜头内容进行介绍和解释。【广播电视文稿的特征】①是协调性的非独立文体,②是非修饰性的说明性文字,电视文稿的本质是说明,语言要把握好三点:要准确、凝练、生动③是口语化的词汇语言【“重视派”与“排斥派”】“重视派”:强调语言文字在广播电视节目中的重要作用“排斥派

2、”:基本否定或轻视语言文字在广播电视节目中的独立价值和意义上世纪80年代:“新闻简报”——文字先行,画面贴近解说,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早期:发挥到极致《话说长江》《望长城》(1991):第一次将大纪实观念引入中国电影,解说词地位下降。在“重视派”的影响下,有些创作者过于强调解说词的独立作用,强调解说词的独特魅力,而忽视了与其他广播电视语言的协调配合,忽视了广播电视媒介形象化传播的特点在“排斥派”的影响下,有些创作者有一味排斥解说词的重要作用,以至于该传达的没传达,该说明的没说明,可以压缩的却拖

3、得冗长,让观众接受起来费解、困惑。【广播电视文稿创作中应注意的问题】①对于节目需要表现的内容信息,能够用画面表现的,尽量用画面②避免看图说话式的撰写解说,不能简单重复说明画面已经交代,观众一目了然的画面形象③解说应在画面编成之后再完成,避免“声画两张皮”的情况。【广播电视文稿的审美特点】①记录的真实美②内涵的意蕴美③潜在的思辨美(政治倾向,哲理取向,人格取向,在政论型纪录片中表现的更为明显)④营造的意境美【电子媒介文稿的创作特点】①广播电视文稿创作在媒介传播过程中不具备独立性,必须与媒介特性统一

4、起来②广播文稿创作的本质是组织“声音”,为听而写,以快速听懂,记住为目标。③电视文稿的写作要试听兼顾,以听为主。【电视文化专题片的发展阶段及特点】第一阶段:时间:20世纪70年代以前代表作:《收租院》等解说词:画面加解说技术条件:主要以电影胶片拍摄制作为主时代背景:政治民主环境有待完善特点:深受苏联电影影响第二阶段:时间:20世纪70年代代表作:《雕塑家刘焕章》等解说词:①重视画面构图②强调自然美、文学美、音乐美结合时代背景:长期以来文学思维的制约特点:①画面加解说,声画严重分离②解说与配乐痕迹

5、严重第三阶段:时间:20世纪80年代代表作:《话说长江》、《西藏的诱惑》解说词:①无意识的主持②调动观众参与技术条件:①长镜头跟随移动②多种变焦镜头使用③航拍特点:解说词,画面唯美达到顶峰第四阶段:时间:20世纪90年代代表作:《望长城》解说词:①声画一体②主持人的现场大量参与时代背景:时代整体进步,体现在民主观念、政治环境等各个方面特点:①崇尚纪实美学②视点转换:对生活和普通人开始采用平视视角第五阶段:时间:新世纪以来代表:《故宫》、《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创作者思维理性的直接外化技术支持:轻

6、便快捷的电视新技术设备全面普及时代背景:社会多元化特点:①补充画面②作为转场【对比《故宫》与《台北故宫》解说词特点】比较一:艺术再现与纪实再现都运用“情景再现”表现故宫中曾发生却没有记录下来的情景、事件和人物关系等。《故宫》主要依靠情景再现与现实场景的结合,追求镜头的精致和精美,很少用具有实证色彩的人物采访、同期声《台北故宫》除了用“情景再现”与现实场景结合,更多运用现场纪实跟拍、现场采访同期声等记录手法。(见证者、亲历者、学者的同期声谈话)比较二:旁观者讲述与当事人对话《故宫》叙述者是欣赏者、

7、旁观者、是全知全能的介绍者,带有主观价值取向的信息,解说词悠远、沉稳、深厚。《台北故宫》解说词不是教科书或文学化的,更接近于生活交流,亲切自然。比较三:侧重画面的影像传播与偏重声音的综合运用《故宫》偏重画面的影像的传播效果,充分发挥画面视觉冲击力,各种音乐和效果声起烘托作用。《台北故宫》偏重声音的综合运用效果,运用定制音乐+同期声+采访+现场声音+多种乐器伴音,充分发挥声音的感染力,打造柔和亲切的美感。【对比《舌尖上的中国》与《一城一味》的解说词特点】【综艺节目的概念】借助电子技术手段、运用独特

8、的电视表现手法(如声光效果、时空转换、视觉造型等)广泛融合音乐、舞蹈、戏剧、小品、曲艺、杂技、游戏、竞赛(猜)、问答等形式为一体,以满足广大观众多方面艺术欣赏和审美娱乐需求的电视节目类型。【综艺节目的阶段划分及每个阶段的特点】阶段一:表演类综艺晚会时期1990年3月14日,央视《综艺大观》开播。意义:“明星+表演”综艺模式的先行者“明星+表演”型综艺节目:专业演员和明星是节目主角,节目之间的串联由主持人完成。舞台成为不可企及的“圣殿”。演员和主持人成为这类节目的最终受益者,观众是纯粹的“被动接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