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137440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0
《对牛弹琴谁是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对牛弹琴”谁是牛?——“我与百姓”征文都六乡人大韦明坤 前不久,老家有喜事,我去吃酒,席间一位六十开外的长者,似曾相识,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不知怎样称呼,只好点头微笑,算是打招呼,老人似乎看出了什么,便自报家门,并说,你可能认不得我,但我们都记得你,我们寨子的两段育秧是你手把手教我们搞起来的,我们大家都感谢你。听他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那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在区农推站任技术员,到他们村推广杂交水稻两段育秧,村民们对这项新技术不理解,非常排斥,我就在他们寨子住下来。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并表示如果失败,我负责
2、赔偿全部损失。好不容易才动员了三户村民做示范,当年这三户都获得了成功,不仅节约了种子,秧苗也比其他家的长得好,分蘖多,产量增加了不少。两年后这项技术就在该村普及开来了。20多年过去了,难为他们还记得。我赶紧说,其实没什么,这是我的工作职责,是我应该做的,大家不必客气。老人说,不是客气,我们不光感谢你教会我们增产技术,主要的是喜欢你的做法,不像有些干部,不讲究方式方法,动不动就来硬的,和百姓吵架不说,还糟蹋我们的庄稼,简直不像话,于是就摆到有的干部为了推广杂交包谷而把已经长出来的本地包谷拔掉,为了推广杂交油菜而把本
3、地油菜铲掉,为了推广办旱式把已栽好的秧苗扯掉而被老百姓称为“办憨事”等等。老人举了很多实例,有的是我听说过的,有的是我亲眼看见并加以制止过的。记得有一年,县里要求公路沿线必须全部实行水稻半旱式栽秧,乡里组织若干个工作小组,分片负责。某一天,我听说有个小组的干部和群众吵得厉害,差点打起来了,我闻讯赶到,原来是一农户不听打招呼,没有按照半旱式要求起垄开厢,几个干部就跟村民吵起来,其中一位干部下田把已经栽好的秧苗扯掉扔得乱七八糟,村民们愤怒了,抓起泥巴把这位干部砸的满身稀泥,我问这块田的主人为什么不按要求起垄,他说,这
4、块田是沙田,不座水,起垄后就更不座水了,田水又紧张,每年为争田水都要吵架甚至打架,叫我起垄就是叫我减产,那不是半旱式而是“办憨事”。我对他说,消消气,我觉得你讲的很有道理,半旱式主要是针对深脚泥田,要因地制宜,你这块田确实不宜起垄,但应该搞宽窄行拉绳栽秧,这样既有利于通风透光,又增加窝数,肯定比栽“满天星”增产。主人同意了,避免了一场可能恶化的“战争”。我们有的干部常常埋怨群众工作难做,而且往往怪罪于老百姓素质差、不理解、不配合、不支持,却很少从自身找原因,不愿意站在老百姓的角度考虑问题。就拿推广水稻两段育秧来说
5、,相对于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育秧方法,这可以算是一项颠覆性的新技术,老百姓闻所未闻,见所未见,那么,不理解,不配合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这怎么能怪他们素质差呢?这就需要我们做出来给他看。老百姓最讲实际,最实在,他看到了,认可了,自然就渐渐接受了,而这接受,也需要一个过程,有的快些,有的慢些,不能一下子吃成一个大胖子,不能搞一刀切。再比如推广半旱式,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我们有的干部自己都还没有真正掌握它的增产原理,不懂得因地制宜,不懂得它的适用范围,那不是瞎指挥吗?这本身就是干部没有学习或学得不好的问题,是自己
6、没有素质,怎么能反怪老百姓没有素质呢?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干部。我们的党群干群矛盾有的是急功近利的地方政策有问题,有的是执行政策的干部有问题。每一样好的新生事物的推广,首先需要干部的学习掌握,然后再向老百姓宣传推广普及。干部接受需要一个过程,群众接受也需要一个过程。一般而言,干部受教育的程度较高,文化素质较好,接受新生事物也就较快;群众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素质参差不齐,接受新生事物的速度有慢有快,过程有长有短,这是很正常的。如果我们的政策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完全普及。而宣传培训的功课又做得不足,那就是急功近利
7、的表现,那就只有强制干预,那就势必带来党群关系紧张,这是政策因素。如果政策是正确的,决策是科学的,而我们的干部不注意学习,不吃透政策,不掌握新生事物的精神和原理,只是简单地对老百姓说这是好东西,又说不明白好在哪里,就叫老百姓必须接受,若一时接受不了,就说老百姓不知好歹,那就势必造成干群关系紧张,这是干部因素。这两个因素都是造成党群干群矛盾的罪魁祸首,而矛盾的根源丝毫不是出自群众。所以说,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干部。换句话说,群众的落后是政策因素和干部造成的,而干部的落后是政策和干部自身的问题。我调到都六任乡长
8、不久,为了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我与县果蔬站专家,多次切磋交流,决定以金竹坝这个寨子为示范点,种植优质长茄。于是我利用晚上时间在副乡长和技术干部的轮流陪同下,到寨子上召开了十余次群众会,最后90%的农户按了手印自愿试种。有人会怀疑,怎么开那么多次会,有那么多话说吗?其实每次会议开的都不长,说的也不多,头几次开会,人都不多,后来逐渐多了,最后两次人才到齐。为什么开始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