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131687
大小:153.08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20
《中国天主教会对日本侵华的态度(1931—1945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天主教会对日本侵华的态度 ( 1931— 1945 年)杜 贺内容提要: 面对日本侵华, 中国天主教会内部的意见并不一致。 抗战派或激于民族义愤, 或为主持正义, 坚持教徒首先应爱国, 当受肯定; 中立派从传教出发, 对日本侵略持模棱两可的态度。 他们多为外籍传教士, 此举并非叛国, 但有违正义; 合作派中有许多由中立派转化而来, 此派往往因受日伪政治压迫, 而与之合作。 此种复杂状况与教廷中立外交、 教义不明和外籍教士比重过高有关, 而天主教会在近代化和本地化上的不足, 则是其纷乱的深层原因。关键词: 抗日战争 天主教会
2、中国化传教士唯一之使命即效力公教、 襄助群众、 荣主救灵, 是以无论遐迩, 无国际之别, 无畛域之分, 惟宜抱公教观念而已。 故凡负传道职务者, 务须抛弃国际思想, 脱去国家观念, 以免碍及圣教、 祸及教务。①这段罗马教皇庇护十一世于 1929 年对传教士的训词, 为不少天主教人士所遵奉。 中日战争中,许多传教士对战争抱中立态度, 留在沦陷区, 专注于传教。 但一方面战乱之下这种貌似客观的宗教行为常与爱国情感和正义相冲突, 取舍之间, 许多人转而走上拥护抗战的道路; 另一方面, 部分人士则基于人身利益等因素的考量, 在日伪当局压力下,
3、 也做出了一些配合日本侵华的举措。 在后来的回忆中, 后两者常常构成了天主教徒的主要面貌, 而第一种情况则被简单地划入后两者之中, 形成非黑即白的描述, 实际与历史情况颇有偏差。对于抗战中的天主教, 已有部分学者就部分时段、 地区进行了探讨。② 本文拟就中国天主教会这一整体, 考察其在从九一八事变到日本投降的时间内对日本侵华的态度与行为, 究其缘由并进行评价。一、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教会坚定支援抗日中国天主教的历史可追溯至元朝。 但直至鸦片战争后, 天主教方在西方势力的支持下, 大举传①《教宗向传教士之训词》, 《圣教杂志》 社: 《圣
4、教杂志》, 第 20 册, 线装书局 2011 年影印版, 第 450 页。②吴佩军、 李英武分别就九一八事变后罗马教廷、 东北天主教会与伪满洲国的关系和东北天主教的运作进行了分析; 张多默、 秦和平分别对抗战时期陕西、 昆明地区的天主教活动进行了研究; 张士伟对抗战前 《圣教杂志》 的抗日建国的宣传进行了探讨, 但目前学界尚缺乏对中国天主教会整体上的探讨, 且对于九一八到七七事变间东北以外地区的分析更尚未得见。 参见吴佩军:《罗马教廷、 东北天主教会与伪满洲国》, 《 外国问题研究》, 2011 年第 3 期, 第 16—24 页;
5、 李英武: 《 东北沦陷时期的天主教》,《日本研究》, 2001 年第 4 期, 第 75—79 页; 张多默: 《陕西天主教与抗日战争》, 《 中国天主教》, 2012 年第 6 期, 第 54—56 页;秦和平: 《关于抗日战争期间昆明天主教活动的认识》, 《 西北民族论丛》 第六辑, 第 324—347 页; 张士伟: 《 谈 〈 圣教杂志〉 的抗日救国宣传》, 《宜春学院学报》, 2011 年 10 月, 第 91—92 页。·85·抗战史料研究 2015·第 1 辑入中国。 至 1931 年 7 月, 中国天主教徒数量达到
6、2 532 841 人, 教区则发展到 111 个, 其中中国国籍教区 11 个, 外国神职人员控制的教区 100 个。 中国天主教尽管发展迅速, 但大部分教区仍处于外国神职人员控制之下。 对于九一八事变前就已屡见不鲜的日本侵华一事, 这些外国神职人员在教皇不干涉政治的指示下, 大多持中立态度。 而许多中国神职人员, 则热心支援抗战, 并涌现出马相伯、 雷鸣之等爱国楷模。九一八事变后, 罗马教廷一度保持中立立场。 中国天主教会内部则态度相对一致的站在中国一方。 这种状况, 一直持续到 1933 年末刚恒毅离任。 保持中立是罗马教廷在外
7、交上的一向做法。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 旅欧各界华人屡次请求教皇庇护十一世出而排解, 后者则无动于衷。 1932 年 1 月28 日, 日军进攻上海, 中日战事进一步扩大。 中国驻国联代表颜惠庆以中国人民名义, 请求教皇在严重事态下, 为中国主张公道。 罗马教廷枢机主教巴采礼电复: “ 教皇爱护人类, 不分畛域, 对于中国人民业已迭次表示仁爱, 兹为之祝福, 并祈求天主, 俾斗争之民族得以回复和平, 而与全人类共享福利云” ,① 不但婉拒了中方主持公道的请求, 还尽量避免使用谴责日本侵略的言辞。 此后对于中日关系, 教廷通常采取中立的态
8、度, 并在承认伪满洲国、 汪伪政权等许多问题上模糊处理, 以免在中日之间选边站。 这种务实而圆滑的外交有利于保护在中日双方控制区域的传教利益, 并对抗战期间在华天主教士的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罗马教廷控制中国教会, 相当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