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126196
大小:67.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20
《案例这个小女孩为什么要撒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案例一个故事引发的思考一日,一朋友打电话给我,说她上小学四年级的小侄女得了作文竞赛一等奖的第一名,并称此奖获得者可推荐上本校初中部并免交全部费用。而学校把这个奖励给了另一个得一等奖第二名的小学生,又说第二名这个孩子是学校××主任的熟人。家长很费解,于是托她来问同在一校但不同校区的我。我立即去电询问,结果却大跌眼镜:学校是进行了一次中年级作文比赛,但推荐上初中及免交费用等根本就子虚乌有。而更令人诧异的是这个孩子根本就没有得任何奖项,得一等奖的学生也与××主任毫无关联。我带来的消息让她对女孩的话产生了怀疑,她随即追问:小侄女称她在最近一次单元测试中得了全年级第一名,不知是否属
2、实。我告诉她学校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根本就不排名次,况且在五、六百人中排名第一,成绩一定极为出色。我的话让她再次感到不妙,她又告诉我:最近听小侄女的妈妈说:女孩捡到了十万元钱,失主还写了一封大大的表扬信贴在校园内,校长还在全体师生大会上表扬了她,并让她做升旗手。我听到这里,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怎么这么大的事却闻所未闻?我立即展开调查,结果后两件事均纯属捏造。讨论主题这个小女孩为什么要撒谎,她的父母为什么对自己的孩子如此缺乏了解?老师应该怎样与家长沟通,怎样指导家长?【分数构成:学员至少发表1个观点主帖、2个对别人观点的回复贴,则系统自动评2分,助学对帖子质量最高可评2分(即
3、助学评分时填3或4),共4分。】通过谎言更好地了解孩子 回复时间:2013-03-1515:57个人得分:4分 这个女孩撒谎,我认为,可能有以下原因:1.逃避惩罚,得到表扬。多数情况下,孩子说谎是为了逃避惩罚,比如考试成绩不理想、淘气惹祸了怕家长责罚。2.获得认同,得到重视。有的孩子想象力丰富,描述事情时,常常掺杂着自己想象的场景、人物,说得绘声绘色,炫耀自己,希望以此获得家长和他人的认同,得到重视。3.模仿大人,模仿媒体。孩子有时会看到父母或者电视上有撒谎的镜头,若对孩子没有正确的引导,他们会学习并使用谎言,以此达到自己的目的。4.渴望关注,希望关爱。有些孩子由于家
4、长的忽视,得不到足够的关爱,也会常常说谎。她的父母对她缺乏了解,有可能是:1.平时对孩子缺乏关注,沟通不足,只注重到孩子的物质需求,甚至可能用不适当的物质刺激孩子,而对孩子的心理需求不够重视。2.在教育孩子上,可能求全责备,对孩子存在过高的期望。3.在孩子的学习上,可能唯学习论,只注重到孩子的学习,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教育。4.可能家长在生活中存在教育攀比现象,孩子、孩子的学习成为称为家长增面子,满足虚荣心的装饰,家长只关注这些外在的,忽视了孩子的内心需求。老师在和家长沟通、指导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1.班主任要设身处地地理解家长,取得家长的信任,坦诚地沟通。2.讲求谈话的
5、方法和策略,对家长要有礼貌,指出孩子的缺点、不足和错误时要婉转,不咄咄逼人。3.根据家长的性格和家庭情况,因人而异地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4.针对孩子的情况,提出的建议应该是可行的,家长能接受的。坦诚相对,互信互助 回复时间:2013-03-1123:34个人得分:4分 每个案例都会带给我们一些启发,一些思考。上述案例中的小女孩为什么要撒谎,她的父母为什么对自己的孩子如此缺乏了解?我们应该怎样与家长沟通,怎样指导家长?一连串的问题,发人心醒。作为该女孩的老师,本人将遵循以下两点,帮助该家庭开展有效的家庭教育,帮助女孩,认知自我,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1.坦诚相对。面
6、对家长,我们应是坦诚相对,建立互信互助的机制。该案例中,显然易见,该家长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不够重视,对孩子缺乏最基本的了解,与交流。故此,出现如此的状况。告知该女孩家长:“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每一个人在做父母之前都要学习相关的知识,关于怎样做父母的意识和知识准备得越早越好,越充分越好。”因而,我将引导其尝试,阅读一些家庭教育的书籍,从中找到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让其深刻体会到“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蒂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
7、的印记的却是家庭。”(宋庆龄)从而让其,认识到作为家庭教育的“男主角”(爸爸)或是“女主角”(妈妈),他们的戏份同样是重要的,不单只会糊口养家,更得要言传身教。所谓:“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在此基础上,该女孩的家长该有了清晰的家庭教育方向。继而,教师应建立有效的家校联系机制,可与家长签订相关教育合同。制定相关教育措施,帮助该女孩近尽快走向正常的学习生活。建立定期互访制定,及时了解该女孩的转化情况。最终,达到预期转化目的。 2.互信互助。在与该女孩家长建立有效家校联系同时,教师将对该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