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发展性德育的理性归因

试析发展性德育的理性归因

ID:13124559

大小:3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0

试析发展性德育的理性归因_第1页
试析发展性德育的理性归因_第2页
试析发展性德育的理性归因_第3页
试析发展性德育的理性归因_第4页
试析发展性德育的理性归因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析发展性德育的理性归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试析发展性德育的理性归因试析发展性德育的理性归因试析发展性德育的理性归因试析发展性德育的理性归因试析发展性德育的理性归因试析发展性德育的理性归因高等农业教育,2007—8,8:16一l8HigherAgriculturalEducation,2007—8,8:16一l8试析发展性德育的理性归因姚春雷,侯蔚(南通大学,江苏南通226019)摘要:道德危机和德育低效的现状使发展性德育理念应运而生.发展性德育的提出不仅具有现实针对性,而且具有深刻的理论依据,主要可以从社会发展,德育实践和德育主体等三个层

2、面进行分析.对发展性德育理论依据的探讨,为印证这一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必要性打下了基础,为其内涵拓展,价值溯求和实践体系的构建作了必要的铺垫.关键词:发展;发展性德育;理论依据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1981(2007)8—001603针对道德危机和德育低效的现状,加强德育理论研究和创新显得十分迫切.国内外可供借鉴的理论成果非常丰富,尤其是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和主体发展性德育理论.这些理论在研究德育的发展性方面成就显着,有助于之后的研究者在审慎地继承和批判的基础上,把握人,社

3、会,自然和谐发展的愿景,构建崭新的德育理论体系,实现德育的既定目标.我国学者朱小蔓比较完整地提出了”发展性德育”概念,并以这一概念来认识当代德育的功能转换,目标转换和思维范式的转换.她认为,发展性德育以发展人为目的,注重人的主体觉醒与主体发展过程的德育.发展性德育具有不同于约束性德育的转换性特征,并将情感作为发展性德育的重要心理机制.l1j对国内外研究成果的梳理,有助于用更加科学和人文的态度从事现代德育的研究.发展性德育是现代德育的本质性概括,体现了现代德育的核心价值观,它至少应该包括两个层面的含

4、义:第一,发展性德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德育.它注重人的主体觉醒与主体发展;不仅体现了道德认知发展的理念,也蕴涵着道德认知发展与道德情感能力的协调发展.第二,发展性德育是追求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德育.是基于道德危机和德育低效现状的德育.[23发展性德育概念的全新表述,鲜明地指出受教育者在德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克服了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忽视道德情感机制的不足,真正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这一表述直接针对道德危机和德育低效的社会现实,为德育实践找准了对象和目标.它把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作

5、为价值追求,凸显以人为本,追求和谐的核心价值理念.发展性德育的提出,其理论依据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一,发展性德育——社会进步之呼吁(一)德育形态因社会历史阶段而异综观历史和现实,德育主要存在三种基本的类型或形态,即原始形态的德育,古代学校德育和现代德育J.从一定意义上说,三种性质的德育反映了德育与社会,与人的品德相互关系和作用上的不同发展阶段及其联系和特点.原始形态的德育是与社会生活混沌地融合在一起的原始氏族的全民的生活式的德育;古代学校德育是随着学校教育的产生而产生的,是从原始形态的德育中分

6、化出来的一种独立的德育形态,是一种组织化的专制奴役性的德育;现代德育存在的基础是以机器为标志的社会化大生产,存在于现代社会之中,与古代德育有着本质差别.三种形态的德育与社会发展的形态相适应,即与原始社会,古代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现代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形态相适应;与蒙昧和野蛮的原始人,没有独立个性和创造革新精神的依附于人的古代人,具有独立性,创造革新精神,科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2005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05SJD880035);南通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项目(0

7、5W029).收稿日期:2007—03—26作者简介:姚春雷(1972一),男,商学院,法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德育研究.■德育研究MORALEDUCATIONRESEARCH总194期蝴b春雷等浅析发展性德育的理性归因?17?学精神和开放意识的现代人相适应.这三种形态表明德育发展的三种水平,三个阶段,反映了社会发展,人的发展,人的精神或品德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上德育的特点及其发展逻辑.所以,德育具有与社会历史共同发展的性质,”发展性”是德育活动的基本属性.(二)可持续发展需要树立科学的德育发展观

8、可持续发展思想首先是环境学家,生态学家从协调人,社会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提出的.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提交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自身需要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不仅是指人,自然,社会三个方面的有机统一,协调发展,而且是指社会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思想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成为指导实际工作的价值选择和终极追求.社会要持续发展,作为发展主体的人首先必须是可持续发展的,不仅要具有全面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