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试题2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试题2

ID:13119692

大小:4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0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试题2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试题2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试题2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试题2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试题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汉语言文学、汉语(师)专业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2005年7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教材指出:孟子的“以意”和“知人”确实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2.教材认为,《毛诗大序》的主要思想之一在于:它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止乎”的原则,而在揭露和批评黑暗方面,又必须“主文而谲谏”,明显地反映了儒家文艺思想保守性的一面。3.汉代王充自述他写作《论衡》的主旨是“”。4.曹丕《》特别强调作家个性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对后代文学理论

2、批评产生了很大影响。5.陆机《文赋》中提出了“诗而绮靡,赋而浏亮”的要求。可以看出作者对文学艺术的两个重要特征:感情与形象有了深刻的认识。6.韩愈在《答李翊书》中,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之论,在《送孟东野序》中则发展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的思想,提出了“”论.7.教材指出:李清照在《论词》中,除了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外,还对词的创作提出了一些别的审美要求,主要有:一、勿“”,二、要有“”,三、讲“故实”,四、格调要高雅典重。8.教材认为,张炎在《词源》里,首先确立了“雅正”的审美标准;其次,他又提出了“”的审美要求,第三,

3、他还提出了“”的审美要求。9.明代公安派作家袁宏道继承了思想家李贽提出的“童心”说理论,提出了“,”的口号,力图纠正前后“七子”派的复古模拟之风.10.教材指出,清代诗论家叶燮把创作分成“者”即创作客体与“者”即创作主体两个方面.11.在文学方面,梁启超积极提倡“诗界革命”、“”和“革命”。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曹丕的)“文以气为主”说2.(李清照的)词“别是一家”说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A.“乐而不淫,衰而不伤”B.“辞达而已矣”C.“可以兴,观、

4、群、怨”D.“思无邪”2.陆机《文赋》说;“其会意也尚巧,其遗言也贵妍。”教材认为,这里的“会意”是指().A.具体构思B.文章立意C.汇合多重境象D.领会文章主题3.阵子昂在《修竹篇序,里评价东方虬《咏孤桐篇》说:“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教材认为,这里的“正始之音”是(),A.指曹魏后期出现的何晏,王弼等开创的玄谈风气B.指曹魏正始时期作家的作品具有建安风骨C.泛指曹魏后期出现的阮籍,嵇康等作家的作品D.泛指曹魏正始时期作家的宣扬玄理的作品4.“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提出这种比

5、较合乎诗歌创作,规律的通达见解的诗论家是()。A.袁宏道B.谢榛C.严羽D.叶燮5.根据教材的论述,在其著作中提出许多充满辩证思想的近代文学理论批评家是()A.康有为B.刘熙载C.魏源D.梁启超 四、阅读下列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孔子曰:“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又曰:“辞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

6、?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苏轼《答谢民师推官书》)1.把上面这段文字翻译成白话文.2.上面这段文字提出了什么样的文学理论观点? 五、问答题(三题中只任选两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试分析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2.什么是司空图的“思与境偕”?请简要说明他的这一理论观点的渊源和意义.3.请简要论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所提出的“境界”的美学特征,井评述它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的重要意义。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汉语言文学、汉语(师)专业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答案及评分

7、标准(供参考)2005年7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逆志论世2.情礼义3.疾虚妄4.典论·论文5.缘情体物6.气盛言宜不平则鸣7.破碎铺叙8.清空意趣9.独抒性灵不拘格套10.在物在我11.文界小说界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曹丕的)“文以气为主”说曹丕在《典论·论文》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1分)其内涵;首先,所谓“气”是指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文章中的“气”是由作家不同的个性所形成的。(2分)其次,提倡“文以气为主”,强调作品应当体现作家特殊的

8、个性,要求文章必须有鲜明的创作个性。(1分)另外,由于作家个性的不同,“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文章的风格也必然会不同。这就说明了文章风格的多样性的原因。(1分)曹丕“文以气为主”说的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