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超声对乳腺肿块微钙化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高频超声对乳腺肿块微钙化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ID:13112908

大小:32.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20

高频超声对乳腺肿块微钙化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_第1页
高频超声对乳腺肿块微钙化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_第2页
高频超声对乳腺肿块微钙化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_第3页
高频超声对乳腺肿块微钙化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_第4页
高频超声对乳腺肿块微钙化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频超声对乳腺肿块微钙化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频超声对乳腺肿块微钙化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高频超声对乳腺肿块微钙化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高频超声对乳腺肿块微钙化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高频超声对乳腺肿块微钙化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高频超声对乳腺肿块微钙化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高频超声对乳腺肿块微钙化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高频超声对乳腺肿块微钙化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高频超声对乳腺肿块微钙化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高频超声对乳腺肿块微钙化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堑巫2097~29箍11高频超声对乳腺肿块微钙化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李敏汤贞彦潘颖近年来,随着影像设备的不断更新,乳腺超声技术迅速发展,对微小病灶显示特别是对钙化

2、的显示率明显提高.簇状微钙化常是乳腺癌首发的超声征象.为了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降低其病死率,我们应用高频超声观察乳腺肿块中微钙化的特征,并结合临床进行回顾}生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超声科进行乳腺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肿块伴有微小钙化病例65例,均为女性.其中恶性组38例,年龄28~63岁,平均50.8岁;≤45岁18例,>45岁20例;包括浸润性导管癌25例,导管内癌7例,腺癌4例,髓样癌2例.良性组27例,年龄25~58岁,平均36.8岁;≤4

3、5岁25例,>45岁2例;包括乳腺小叶增生8例,乳腺小囊肿4例,乳腺纤维瘤5例,乳腺炎4例,乳腺结核2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4例.1.2方法采用美国飞利普公司PHILIPS5000SonoCTXRes彩色超声仪,探头频率为7.5MHz.患者仰卧位或半侧卧位,双臂上举稍外展,充分暴露双侧乳房,以乳头为中心放射状扫查,并在乳腺单位象限内采用十字交叉法进行扫查,适当降低增益条件,多角度多方向侧动探头以良好显示钙化灶,了解肿块内钙化的特征性表现.1.3判断标准根据钙化的大小和形状分为3类【1:(1)微钙化:≤1thin强光点,后无声影

4、;(2)粗钙化:>lmm的强光斑,后伴声影(图1);(3)弧形钙化:肿块表面弧形或环形强回声带,后伴声影(图2).我们根据微钙化形状,数目,分布,进一步将其分为:(1)细点状钙化:钙化点单一或多个散在分布,似夜空中作者单位:323000丽水市rJ』心医院超声科(李敏汤贞彦),外科(潘颖)?1219??检测诊断?散在的星星(图3);(2)斑点状钙化:为单个或多个光斑零星分布的强回声钙化斑(图3);(3)簇状钙化:钙化点聚集成团,由3个以上钙化颗粒聚集而成,范围不定,声影明显或不明显(图4).对于出现两个或以上较为聚集的钙化点应结

5、合其他二维征象及彩色多普勒血流频普特征等综合指标判断.一一图1乳腺纤维瘤中的粗钙图2小叶增生f}I的弧形钙化化一一图3小叶增生中的细点状图4导管内癌中密集的细及斑点状钙化点状及斑点状钙化?昆合而成的簇状钙化1.4统计学处理采用EPIinFo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良恶性组巾乳腺微钙化类型的比较采用x检验;对良恶性组乳腺肿块病理类型与钙化类型关系进行分类资料的关联性分析;微钙化与年龄(45岁以下者)的关系分析采用x检验,45岁以上者南于样本量小,采用Fisher’s精确概率法.2结果2.1良,恶性组中乳腺微钙化类型的比较见表1.由表1可

6、见,52例乳腺微钙化病例巾,恶性组中微钙化检出率为97.37%(37/38),良性组中微钙化检出率为55.56%(15/2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16.98,P<0.01).恶性组微钙化呈簇状?1220?表1良,恶性组中乳腺微钙化类型比较(例)分布24例(24/37,64.86%),良性组微钙化斑点状分布13例(13/15,86.67%).2.2良,恶性组乳腺肿块病理类型与钙化类型的关系见表2.表2良,恶性组乳腺肿块病理类型与钙化类型关系(例)由表2可见,恶性组中簇状钙化24例,在各病理类型中均可见,但以浸润性导

7、管癌为主,占75.00%(18/24);细点状钙化11例,其中发生在浸润性导管癌5例,占45.45%(5/11);粗钙化仅1例,出现在浸润性导管癌组织.通过分类资料的关联性分析,恶性组乳腺肿块病理类型与钙化类型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r=0.454,19>0.05).良性组中呈弧形钙化3例,出现在乳腺小叶增生2例,另1例出现在乳腺炎;斑点状钙化14例,出现在良性组各病理类型中,其中乳腺小叶增生,乳腺小囊肿及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各3例,乳腺纤维瘤,乳腺炎及乳腺结核各1例;粗钙化9例,出现在乳腺小叶增生2例,乳腺纤维瘤4例,乳腺小囊肿,

8、乳腺炎及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各1例.通过分类资料的关联性分析,良性组乳腺肿块病理类型与钙化类型关系有统计学意义(r=0.707,P<0.05).2.3良,恶性组乳腺肿块微钙化与年龄的关系恶性组患者中≤45岁微钙化17例(94.4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