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下册期末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期末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ID:13104914

大小:80.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20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期末模拟试题一及答案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期末模拟试题一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文版八年级下册期末模拟试题(一)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含1——6题,共30分)1.指出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4分)寄人蓠下害人听闻人世苍桑肆无忌掸2.结合语境,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为了满足人们健康的需要,厂家纷纷推出了绿色食品。(指绿颜色蔬菜)B.为将物资及时送到灾区,政府开辟了绿色通道。(指方便快捷的途径、优惠政策等)C.“明星学院”吸引了不少的阳光少年。(指活泼、富有生气的少年)D.教育厅要求各高校实行阳光招生。(指公开、公平、公正的招生)3.对下面这个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理解正

2、确的一项是()(3分)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A.用夸张手法,突出地表现时光迅速流逝。B.用拟人手法,形象地表现时光也是有形的。C.用排比手法,突出地表现时光迅速流逝。D.用比喻手法,生动地表现时间无处不在。4.仿照例句,写一个句子。(3分)例句:母爱是一首歌:责备是低音,呵护是高音,牵挂思念是母爱的主旋律。仿句:(提示:可以把知识,友谊,青春等作为写的对象。)5.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完成文后各题。(4分)之所以我国古代伟大的书法家王羲之书法飘若流云,舞若虬龙,是同他的勤学

3、苦练分不开的。他曾在兰亭阁练字,在兰亭池涮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兰亭池的水都被染黑了。由此可见王羲之的勤奋精神。“没有目标的生活就像没有舵的船”,没有春天里的辛勤的劳作,哪能换来硕果累累的金秋?(1)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语序不当,应改正为:。(1分)(2)文段中引用的名言警句不恰当,请简述理由,并补充一个名言警句作为道理论据。(3分)6.默写:根据提示或要求填空。(8分)(1)___________________,采葵持作羹。(2)天接云涛连晓雾,。(3)《清平乐·村居》中描绘江南田园风光的句子是,。(4)《长歌行》中说明时间一去不

4、复返的句子是,。(5)请从我国古诗词中写出两句表现作者思想抱负或志向的句子。,。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探究7.下面的话得体的一项是()(2分)A.当同学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有何见教?请说吧。”B.当朋友邀请你看球赛时,你说:“都快期末考了,没空!”C.当老师到你家家访时,你说:“您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D.当你骑车碰了一下别人的车时,你说:“对不起,没碰坏哪里吧?”8.根据下面三则材料,围绕“从古诗看古代交通状况”这一主题,根据提示答题。(3分)材料一: 过清华宫绝句  杜牧材料二:  夜雨寄北   李商隐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

5、次第开。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这两首诗中所涉及的交通工具有:。(1分)(2)写出与诗中所涉及的交通工具的诗两句:,。(2分)三、阅读理解(共60分)(一)(含9——17题,共22分)⑴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⑵若夫霪雨菲菲,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墙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⑶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

6、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⑷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9.本文作者是我们曾经学过他的词作表现出了塞外风光的苍凉.2分10.在原文空格处填空.(2分)11.以上四段文字在结构上的关系是,第⑵段和第⑶段运用的表达方式是(2分)12.第⑵段中有三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3分)13.给加点的

7、字解释:(4分)一碧万顷而或长烟一空南极潇湘此乐何极14.古仁人之心与二者之为不同的原因是(2分)15.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这两句写景抓住了景物的和进行描绘,突出了洞庭湖的晴明之日的美景。(2分)16.迁客骚人之悲具体表现在(2分)17.本文作者的忧乐观侧重于忧,而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的忧乐观则侧重于乐,请问二者前者为什么而忧,后者为什么而乐?(3分)(二)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适当也没有了。

8、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