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097703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0
《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原则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原则分析 摘要:新时期的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对青年的教育和关怀。对大学生德育教育要时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实际出发,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原则。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教育;原则 一、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一)解决我国当前社会问题的必然要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社会贫富差距拉大、贪污腐败、非法致富、公共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导致社会矛盾日益严重,从而造成了一部分人在
2、政治上、思想上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坚定,拜金主义盛行,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对青年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有助于他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拒绝不良诱惑,对净化社会大环境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二)青年大学生重要地位的必然要求 “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做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青年代表未来,青年创造未来。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胡锦涛同志也曾经说过:“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任务需要青年们奋勇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需要青年们
3、奋力开创。”青年大学生群体尚未走入社会,还没有完全成熟,面临人生问题,容易产生困惑。对青年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容应付生活中遇到的诸种问题,健康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二、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原则分析 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做要遵循的原则。同年8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强调要以大
4、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一)为社会主义服务原则 青年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担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青年人的健康发展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对青年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就是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对他们进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担负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光荣使命做好准备。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德育工作要始终把政治方向放在首要位置,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为无产阶级培养人才。高等学校的德育教育要始终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性原则,搞清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去教育广大青年大学生。养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培养为人民服务的立场和观念,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形成良好的高尚道德品质。 (二)实事求是原则 德育教育坚持实事求
6、是的原则就是指在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实际。首先,德育教育的内容要切合社会发展实际,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当今时代背景下,我国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应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不再是为阶级斗争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开放性经济,需要多方面的人才,这就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不断转变教育理念,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原则的前提下,要灵活地丰富德育内容,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服务,为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服务。其次,德育教育的内容要结合大学生生活实际。德育教
7、育的主要对象就是广大青年大学生。教育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要结合教育对象的实际确定适合的教育内容,不能盲目的照搬书本理论。只有这样才会提高德育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从而增强其实效性。 (三)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它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培养人、发展人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无论是在社会发展方面,还是在文化教育方面,都是一项全新的理念。在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一个方面就是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变被动接受为主动的自我教育
8、。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另一个方面就是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走进学生的生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