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手段

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手段

ID:13085813

大小:3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0

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手段_第1页
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手段_第2页
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手段_第3页
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手段_第4页
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手段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手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手段摘要:情境教学是为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所创设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师生共同营造的课堂情感氛围,是和生活环境、问题情境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预设情境。良好的情境创设是达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最基本的起点。由于教学过程受到教师、学生、媒体等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在情境创设中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关键词:小学数学;创设情境;原则与类型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那么

2、,教师应该如何有效地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呢?一、创设情境的一般原则1.情境创设要从教学目标出发,要紧扣教学内容,不能脱离学科特点情境的创设是为了帮助学习者理解、内化学习内容。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需要不同的表现手段与表现方式,要求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同时,不同的情境类型在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学习类型中所起的效果也是不同的。如,资源丰富的学习情境适用于结构严谨的学科内容。所以情境的创设要紧密围绕教学的中心,体现课程标准三个维度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从生活情境中及时提炼教学问题,切忌为了情境而创设情境;另

3、一方面,要把情境的创设深入到课堂教学的内部,使之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创设情境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习是充满主观色彩的个性化行为,是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上对新的意义的建构过程。所以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相应的经验,考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态度、年龄和心理发展特征。要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掌握的程度如何,他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有什么样的生活经历,接触过什么事物等等。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创设符合学习者认知发展规律的情境,创设适合不同学习者特

4、征的多样情境。一个真实的、源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教学情境,往往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参与性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情境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从而让学生较快地进入到建构知识的活动中去。3.情境创设贵在形真、情切、意远,理寓其中情境教学法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获得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

5、情境创设中,强调创设尽可能实在的真实情境,因为真实的情境接近学生的生活体验。任务的真实性使学生能了解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有主人翁感。任务本身的真实性也容易启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所以,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并有可能实现的情境至关重要。同时情境的多样性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并且可以在可能完成的任务中表达自己的知识,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其操作的要素概括起来有四条:第一,“生活世界”为源泉;第二,以“学生参与”为途径;第三,以“情感融入”为纽带;第四,以“审美”为境界。4.创设情境要具有针对性、趣味性、开放性和思考性创

6、设生动有趣的、有吸引力的、开放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做游戏、猜谜语、讲故事、小组竞赛等形式,把抽象的知识与生动有趣的实际内容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境界中自我学习、自我构建。二、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类型1.问题情境的创设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构建数学知识系统,注重实际应用,创设一个能让学生自主实践的开放性的

7、问题情境,给学生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例如,数学情境:已经了解了三角形的一些基本概念之后,如果要进一步提问组成三角形的元素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老师和同学可以一起做个实验(自制教具):这是一端相连但能转动的两根木棒,一根长20厘米、一根长30厘米。另外,这里还有三根长度不同的木棒,黄棒长15厘米、白棒长10厘米、黑棒长60厘米。现在要钉一个三脚架,使端点相互连结,请同学们试试看,用哪一根木棒合适?通过实验,学生发现,白棒和黑棒都不合适,只有黄棒合适。由此,学生首先建立一个印象,要构成一个三角形,则三个边的

8、长度之间有某种制约关系,某一边过长或过短都不行,那么这种制约关系是什么呢?从而正式引入课题,获得“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再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在导入新课时,教师让学生任意说一个数,教师不用计算,马上就能说出它能不能被3整除,这一现象使学生感到十分惊奇、羡慕,就急于知道这是为什么,于是带着追求知识的渴望和疑问在老师的诱导下逐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