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065458
大小:2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0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欣赏》第4单元第3课《项羽之死》(教案)新人教版选修系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庖丁解牛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字词:莫、盖、道、因、然等词的意义和用法;并理解成语:目无全牛、游刃有余的意思。 2、通过文本的研读,使学生理解寓言的寓意: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只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就能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从而做到“踌躇满志”地为人处事。 3、结合文本虚构出庖丁的成长历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发掘本文的内涵,结合现实生活领会文本的深刻的含义,从中领悟出为人处事的道理。同时体会寓言的多义性。 二、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寓言寓意。 三、教学过程 (一)
2、谈话导入 古时候,有一位老人家很会讲故事。人们透过他简单而生动的故事,往往可以明白很多深刻的道理。我们曾经听说过的“庄周梦蝶”、“东施效颦”的故事就是出自他之口,这位老人家就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今天我们来看他另一则故事——《庖丁解牛》。板书题目。庖,厨师。丁是他的名字。解牛,分割牛、宰牛的意思。 (二)整体感知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注意标出生字的读音,以及疑难的字词。认读生字。听录音,注意朗读的节奏,初步把握寓言的内容。 问:故事寓言涉及的主要人物是谁?庖丁给你们的第一印象是个怎么样的厨师
3、? 教师:这里的庖丁绝不是一般的庖丁,他是众多庖丁中的佼佼者,他高超的技艺曾让梁惠王赞叹不已。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欣赏庖丁解牛的精彩表演。一起朗读一、二段。 (三)欣赏庖丁解牛的精彩表演: 学生朗读1、2段。 划出文中描写解牛场面的句子?庄子、梁惠王怎样评价庖丁解牛?教师引导:庄子从那2个角度描写解牛的精彩表演?(动作、声音),一连用了5个动词:总的动作描写是“解”,然后分别描写手“触”、肩“倚”、足“履”膝“踦”,这一系列的艺术化、舞蹈化了的动作描写,已初见庖丁解牛技术的娴熟。接着作者侧重描摹他解牛时进刀而
4、发出的声音,又对这声音用了两个比喻。描摹声音时,用了两个拟声词:“砉”、“騞”;两个比喻是“桑林之舞”、“经首之会”。生动地描写出庖丁动作的节奏感,表现了一个至高境界。思考:作者写解牛场面,为什么避而不谈实况——牛的挣扎之状、血流之景、惨叫之声,而极写庖丁解牛动作的“合于《桑林》之舞”,奏刀发出的声音合于“《经首》之会”?分析:作者写解牛时不闻牛惨叫,只能听到悦耳的刀声,暗示了牛在毫无痛苦的情形下被“解”了,说明庖丁的技艺确实出神入化。作者通过对庖丁优美和谐的动作及悦耳的刀声的描写,使读者产生急切了解其绝技如何取
5、得的念头。同时,从结构上看,写这个场面既形象再现了庖丁技艺高超,又为下文申述其所以如此做了自然的铺垫。梁惠王:善哉!技盖至此乎?——可见庖丁解牛技术高超啊! (四)编写传记,走进庖丁 1、发挥想象,编写传记。 庖丁解牛的刀法可谓出神入化,实乃高手中的高手,封他为“一代名庖”应是当之无愧。我们知道,但凡是名人,成名之前都有一段鲜为人知,一段曲折离奇的成长历史。 下面就请大家结合课文第三段,发挥想象,编写一个人物传记:《一代名“庖”的成长历程》。注意尽量多的使用课文的材料,可以从庖丁的奋斗目标、成长阶段、解牛
6、经验、解牛态度等去叙述成长历程。 (1)学生同桌讨论、交流,发言。(请1-2人发言。) 教师注意总结每个学生的优点、并发现其有待补充的情节,请其他学生帮助。 师引导:这位同学叙述了庖丁的三个成长阶段的奋斗历史,这十几年的苦练他都在探索什么?这是一个不懈实践,探索规律的艰辛的奋斗史、十几年坚定不移,孜孜以求……还有那些补充? 目无全牛:现在用一般指技艺达到极其纯熟的程度,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 引导: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促使庖丁成为“名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求道”的远大目标,不畏艰难,目标高远……句
7、子: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解释该句。 板书——道(自然规律) 引导:解牛更讲究方法,庖丁讲什么方法呢?躲避矛盾,寻找部位……神遇……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要依照牛的生理规律,顺其自然 (2)学生发言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编写的传记简短总结。 教师总结思路: 始解牛时:所见无非牛者——月更刀苦练中……三年之后:目无全牛——岁更刀苦练中……方今之时:以神遇而不以目视——19年,刀刃若新发于硎)正是因为庖丁10几年艰苦的奋斗,才有了他如此高超的技艺,成为一代“名庖”。 (3
8、)下面欣赏请欣赏《游刃有余》,重温《庖丁解牛》的故事。游刃有余:现在使用他来比喻技术熟练高超,做事轻而易举。 (五)透过故事,探讨人生。(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人生阅历解读文本,透过文本形成个性化的观点,言之成理即予以肯定。) 1、文惠君悟道: 在文段的结尾以及视频的最后我们都看到,文惠君说“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