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问题.doc

浅谈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问题.doc

ID:13062762

大小:2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0

浅谈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问题.doc_第1页
浅谈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问题.doc_第2页
浅谈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问题.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问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问题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创新 成效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任重道远。地位提高不等于成效增强、“以学生为本”不等于教师地位的消隐、课堂教学不是教育过程的终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只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的职责,从多方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由于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任重而道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反思和探讨。一、地位提高不等于成效增

2、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颁布,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供了指导思想和政治支撑,将马克思主义设置为一级学科,则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了马克思主义在高校学科布局、学科发展和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学理支撑,表明了我们党建设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决心,也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得到高度重视。可以说,地位的保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和平台。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地位的提高并不能一跳而就。文件颁布至

3、今已将近五年时间,从大学生的总体情况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成效仍然不尽人意。主要就是各级相关人员并没有真正全面深人地贯彻好中央文件的精神,导致理论的创新、教材的改革、师资力量的培养等方面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与改进,再加上不良社会思潮和市场功利、实用导向对大学生的影响,更制约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发展。因此要想使这种上升的地位真正产生应有的效应,还有赖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自身的作为,有赖于有关各方通力合作全面深人地贯彻中央文件的精神。首先,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创新以及与实际生活的结合。这是教育成效的根本

4、保证。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是个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它只有自身不断创新并与我们的实际生活、与我们的时代紧密结合,才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植根于中国的土壤,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我们要努力推进这些重要思想与实际生活的结合,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获得能够吸引并说服大学生的更为强大的生命力。其次,把创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进一步植根于当代大学生的头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材的建设显得极为重要。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

5、育的教材建设相对滞后,虽然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已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与社会现实和学生的实际结合的不够,因而教材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这是制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成效的重要因素。要使教材具有永久的生命力,就必须始终坚持推进理论的创新和教材的改革。3再次,高校做好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相关条件的保障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级教育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保证教学、科研各个环节的顺畅进行,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从物质和精神上表彰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教学热情;在教学过程管理上要在鼓

6、励和支持的同时也给师生必要的外部压力,比如可以推行“教师公开挂牌、学生自主选课”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既能选到自己喜欢的教师,又能在客观上促使教师更加注重个人综合素质提高。在成绩考核上应该改变以往一张试卷或一篇论文定成绩的方式,可以将上课出勤率、平时作业、社会实践以及课程论文或考试成绩等多种因素按照一定比例综合评定成绩,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要改善工作条件,给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一定的政策倾向,尽可能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组建一支政治素质高、理论功底深厚、教学经验丰富的专职

7、马克思主义教师队伍;此外,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把网络建设落到实处,通过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专题网站的开设,充分发挥网络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的教育功能。二、“以学生为本”不等于教师地位的消隐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坚持“以学生为本”,应该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从广大学生的实际出发,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需求,促进大学生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品格健全的、完全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人。二是尊重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但是,在我们强调“以学生为本”时,是否意

8、味着教师在教育中地位的消隐呢?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就必须坚持两“本”而绝非排斥一方变为一“本”,决不能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是科学理论的传播者,是学生人生目标的引导者,社会实践的指导者,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少了教师这个主导,则学生就没有了引路人,必将会迷失方向,也就无所谓“教学”。因此,学生的发展必须要以教师的发展和教师的教育引导为前提。那么,如何能够在马克思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