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丽娜--大黄鱼补偿生长研究

程丽娜--大黄鱼补偿生长研究

ID:13025184

大小:128.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20

程丽娜--大黄鱼补偿生长研究_第1页
程丽娜--大黄鱼补偿生长研究_第2页
程丽娜--大黄鱼补偿生长研究_第3页
程丽娜--大黄鱼补偿生长研究_第4页
程丽娜--大黄鱼补偿生长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程丽娜--大黄鱼补偿生长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浙江省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申请书项目名称:大黄鱼补偿生长类别及其机制研究申请者:程丽娜所在单位:浙江海洋学院指导教师:楼宝所属学科:海洋生物学联系电话:15088875336申请日期:2009年2月15日浙江省教育厅2008年制10一、简表项目名称大黄鱼补偿生长类别及其机制研究研究类别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研究年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申请经费(万元)2项目负责人姓名程丽娜性别女出生年月1984年10月25日学历ð博士√硕士专业海洋生物学身份证号371502198410258225指导教师姓名楼宝性别男学历学位大学、硕士技术职称教授级高工学科专

2、业及研究方向海洋生物学养殖生物学与养殖工程技术指导学生获优秀学位论文数博士:名,硕士:名联系电话13515806577主要研究人员姓名身份证号码学历专业所在单位本人签名程丽娜371502198410258225硕士海洋生物学浙江海洋学院史会来210204198001075779硕士研究生海水养殖浙江海洋学院毛国民330902195802200217大学海水养殖浙江海洋学院楼宝330725196904061316大学海洋生物学浙江海洋学院10二、立项依据项目研究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和发展趋势;项目应用前景和学术价值;现有研究基础、条件等1.项目研究

3、目的、意义大黄鱼是我国的重要经济鱼类,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工繁育和养殖技术的日趋完善,养殖面积迅速扩大,为农业部主推8种养殖品种之一,目前已成为我国浙江、福建等省海区网箱养殖的主要鱼种。但是近年来由于养殖大黄鱼存在种质退化、养殖技术落后、饲料品质良莠不齐等诸多原因,逐渐导致养殖大黄鱼生长速度和品质的下降,从而使养殖大黄鱼的产量下降和商品价值的降低。针对上述问题,有关企业和研究机构都在不断地进行研究、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目前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大黄鱼良种品系培育、优质饲料开发、不同类型结构的离岸型网箱研制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而通过大黄鱼

4、补偿生长机制的研究,采取合适的投饵技术,达到减少饲料用量、提高肌肉品质和减少环境污染的目标的方法,在国内外还未见公开研究报道。补偿生长(Compensatorygrowth)是动物生长中的一种特殊现象、过程或能力,指由于自然界中季节更替、环境剧变或食物分布不均等原因,动物经常受到饥饿或营养不足(即动物的摄食量不足或食物的营养素水平没有达到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和生长发育的需要)的胁迫,作为生理生态学上的一种适应性,动物继饥饿或营养不足后在恢复正常摄食时表现出超过(未受饥饿或营养不足胁迫的)正常个体的生长速度的现象。鱼类的补偿生长一般从补偿量(体重)的角度分为以

5、下四类:第一类,超补偿生长(Over-compensatorygrowth),是指经过一段时间的饥饿或限食后再恢复投喂一段时间,鱼体重净增量超过了相同时间内(饥饿或限食时间+重喂时间)持续投喂鱼的体重净增量。第二类,完全补偿生长(Completelycompensatoxygrowth),补偿程度稍低,指饥饿或限食后恢复生长的个体体重净增量接近或达到持续投喂组的水平。第三类,部分(有限)补偿生长(Partlycompensatorygrowth),是指鱼的饥饿或限食后恢复生长中能正常生长,甚至生长速度在短期内有所加快,但体重最终不能赶上持续喂食组。第四类,

6、不能补偿生长(Non-compensatoxygrowth),指鱼在恢复生长时,不仅体重赶不上持续投喂鱼,连生长速度也不及正常水平。一般认为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饥饿或限食太严重,已经对鱼的生理状况造成一定的伤害,以致无法恢复到正常水平。本项目的研究目的是初步查明养殖大黄鱼的补偿生长类别及机制,对于提高养殖大黄鱼饲料转化效率、降低生产和劳动力成本、减少因饲料投喂不当造成的水域污染以及提高养殖大黄鱼的品质均具有重大意义。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和发展趋势鱼类补偿生长问题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逐渐受到人们重视,现已成为水产动物营养生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迄今为止世界上

7、已研究了鲑科(Salmonidae)、鲤科(Cyprinidae)、鳕科(Gadidae)、鲽科(Pleuronetida)、丽鱼科(Cichlidae)、鮰科(Ictaluridae)、鳎科(Soleidae)、鲆科(Bothidae)、刺鱼科(Gasterosteidae)、鲱科(Clupeidae)、鲟科(Acipenseridae)等近三十种鱼类的补偿生长。相对而言,我国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90年代以后才开始对某些鱼类进行研究,如邓利等(1999年)对南方鲇的继饥饿后的恢复生长研究,王燕妮等(2001年)对鲤鱼的补偿生长研究,王岩(2001年)对

8、海水养殖罗非鱼补偿生长的生物能量学机制研究,姜志强等(2002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