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预防小知识

手足口病预防小知识

ID:13014460

大小:3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0

上传者:U-3770
手足口病预防小知识_第1页
手足口病预防小知识_第2页
手足口病预防小知识_第3页
手足口病预防小知识_第4页
手足口病预防小知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手足口病预防小知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手足口病预防小知识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得病后有什么表现?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患儿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等临床表现,个别患儿可发生死亡。       二、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人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肠道病毒主要经粪-口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液而感染。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尚不明确。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传播。       易感性: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持续时间尚不明确。病毒的各型间无交叉免疫。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三、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有疫苗吗?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       四、哪些人容易患手足口病?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由于成人的免疫系统较完善,成人一旦感染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       五、手足口病是不是新的传染病?        手足口病不是新传染病,它是一种全球性传染病,1957年首次认识并命名,世界各国每年均有病例发生。我国1981年发现手足口病,每年都有人患病。        六、手足口病疑似病例和重症病例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一)疑似病例。       年龄5周岁以下,近3天内有发热病史,并有以下任意两项表现者:       1.有咳嗽、呕吐等症状;       2.出现精神差、易激惹、肢体无力及抽搐等神经系统表现;       3.手、足、口腔、肛周疱疹或溃疡;       4.胸片异常;       5.有上述类似病例接触史。       (二)重症病例。       疑似病例伴有下列表现之一者:       1.持续高热不退;       2.肌无力、肢体抖动、抽搐等加重,意识障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脑膜刺激征阳性;       3.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末梢循环不良、血压异常;       4.呼吸困难或节律不整、紫绀,肺部湿罗音增多或出现肺实变体征;       5.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15×109/l)或显著降低(<2×109/l);       6.血糖明显升高(>9mmol/l);       7.胸片异常在短期内明显加重。       重症患儿必须尽快到医院治疗,以免出现生命危险。       七、手足口病能治好吗?        如果得了手足口病,绝大多数情况下7—10天可以自行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根据以往的发病与治愈情况看,只有个别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脑膜炎、肺炎等,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多数可以痊愈。       八、孩子出现可疑症状怎么办?       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同时要密切观察。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一旦出现突然发高烧或神志不清、昏睡、肌肉或身体抽动、呼吸困难等,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就诊。       九、预防手足口病十五字方针是什么?       预防手足口病十五字方针是:常洗手、勤开窗(通风)、喝开水、食熟食、晒衣被。       十、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       (一)个人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二)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       1.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3.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4.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5.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6.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7.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三)医疗机构的预防控制措施       1.疾病流行期间,医院应实行预检分诊,并专辟诊室(台)接诊疑似手足口病人,引导发热出疹患儿到专门诊室(台)就诊,候诊及就诊等区域应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室内清扫时应采用湿式清洁方式;       2.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人后,均应认真洗手或对双手消毒;       3.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的仪器、物品等要擦拭消毒;       4.同一间病房内不应收治其他非肠道病毒感染的患儿。重症患儿应单独隔离治疗;       5.对住院患儿使用过的病床及桌椅等设施和物品必须消毒后才能继续使用;       6.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及其污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       7.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患者增多或肠道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时,要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报告。       十一、如果家里有孩子感染要特别注意什么?        要注意不让生病的孩子接触其他儿童;孩子的唾液、痰液等分泌物要用卫生纸包好丢到垃圾箱,孩子的粪便要收集好、消毒后丢入厕所,不要随意丢弃,同时要消毒便盆;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替换尿布后或处理孩子粪便后都要洗手;生病孩子的衣服、玩具、餐具、枕头被褥等要保持卫生,孩子的日常用具要消毒;要勤开窗通风。如果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得病,还应及早告诉老师,并不要着急让孩子去幼儿园,要在全部症状消失一周后再去,防止传染其他孩子。一般症状轻不用住院治疗,居家治疗、注意休息即可,以减少交叉感染。       十二、怎样对日常用品进行消毒?       如果家里没有孩子得手足口病,采用一般家庭的预防方法即可,不需要使用消毒剂。       如果家里有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可采用以下方法消毒:奶嘴、奶瓶、餐具、毛巾等物品用50度以上的热水浸泡30分钟或者煮沸3分钟;污染的玩具、桌椅和衣物等使用含氯的消毒剂(84消毒液或漂白粉)按使用说明每天清洗;孩子的痰、唾液和粪便、擦拭用纸等都最好倒入适量消毒剂,搅拌消毒后再丢入厕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