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耕作技术总结

保护性耕作技术总结

ID:13005428

大小:84.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20

保护性耕作技术总结_第1页
保护性耕作技术总结_第2页
保护性耕作技术总结_第3页
保护性耕作技术总结_第4页
保护性耕作技术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保护性耕作技术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保护性耕作技术总结篇一:保护性耕作总结****二0一0年保护性耕作项目工作总结一、项目完成情况:(一)面积实施情况。于2017年起,就开始大面积推广实施土壤深松、秸秆还田技术,因长期坚持秸秆还田,土壤的团粒结构、疏松度、土壤有机质较以前有了明显改善,土壤抗旱能力增强,已被广大职工群众所认可和接受。保护性耕作是节约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工增收的有效措施。保护性耕作减少了耕地作业,降低了机械作业成本;由于表土未进行耕翻,特别是次生油菜的发生量明显减少。****2017年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计划9万亩,其中新增面积3万亩。实际实施面

2、积9万亩,其中新增面积3万亩,完成任务的100%。2017年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6万亩,经过示范推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探索出较成熟的技术模式,现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计划2017年新增面积3万亩。实际完成3万亩。2017年团场分项完成作业面积是:少耕深松3万亩,免耕播种3万亩,秸秆还田面积18万亩,杂草病虫害防治面积达18万亩。(二)机具推广情况。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团场计划投入各类农机具65台(架),实际投入65台(架),投入率达100%,其中:计划投入免耕播种机6台,实际新增6台,达100%。型号分别为:中农机美美诺

3、6119型免耕播种机3台,现代农装科技2BF3620型2台,德国阿玛松32行气吹式免耕机1台,每班次作业达300亩以上,可满足3万亩地的作业需求。计划新增机具6台,实际新增机具6台。从而保证了该项目的顺利实施。(三)资金投入情况。2017年,续建项目计划总投资121万元。实际完成121万元,完成计划的100%,其中:申请中央财政拨款10万元,项目团场配套资金10万元,职工自筹101万元。购置保护性耕作机械107万元,占总投资的88.4%,其中职工自筹101万元,团场配套6万元,国家农机购置补贴20万元;作业补贴3万元,占总

4、投资的2.4%,全部为团场配套资金。项目组织管理、检查验收资金1万元,占总投资的0.8%,全部为团场配套资金。中央资金10万元,其中,宣传指导2万元,占投资的20%;技术培训投资2万元,占投资的20%;示范区建设投资6万元,占投资的60%。二、项目实施效果:(一)经济效益.农四师****建设9万亩保护性耕作示范农田,保证出苗率95%以上,减少一遍耕地作业,降低作业成本和化学除草成本11-15元,增产增收5%,每亩可增收25元以上。(二)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农四师****地处昭苏盆地中部偏北,土地总面积89.8万亩,其中耕地

5、面积18.7万亩,牧草地60.6万亩。农作物除小麦、油菜、青贮玉米、马铃薯外,其它农作物难以成熟。传统的铧式犁耕作技术,破坏了土壤结构,降低了土壤的水分含量,裸露的耕地表土被大风扬起,加剧了沙尘暴的肆虐。保护性耕作是减少水土流失,增强旱区节水抗旱能力的重要措施。团场每年因干旱减产造成的损失超过各种自然灾害总损失的60%。免耕施肥播种能够降低成本11-15元/亩,增加天然降水入渗,大幅度减少地表径流和无效蒸发,增强抗旱节水能力,提高产量4%以上,增加了职工收入,壮大农垦经济,改善项目团场的生态环境。因此,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生态

6、效益十分明显。三、主要做法及措施。(1)为确保该项目顺利进行,团成立项目领导小组,由团长担任组长,主管农业副团长任副组长,项目管理办公室设在产业化办公室,成员由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业科、产业化项目办和发改科等部门领导6人,项目示范区技术人员13人,共19人组成的领导小组,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并负责示范区各项具体工作。(2)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依托团场农机的有利优势,积极引进、试验和探索适合本团发展的保护性耕作机械,研究和制定适宜本团场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3)整合农机管理、推广、科研和大学等

7、单位的资源优势,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共同做好项目实施工作,积极开展免耕播种机具的引进、试验和改制工作;组织团场技术人员和农机户外出考察,为农机户推荐先进、适用、可靠的保护性耕作机具,保证保护性耕作机具的产品质量,满足团场生产作业技术要求,充分用好现有的保护性耕作机具,科学配置,提高效率,合理使用。(4)做好培训和宣传工作,利用电视、广播、板报、召开现场会、观摩会等形式宣传保护性耕作技术,编印保护性耕作技术资料2017册,发放到技术人员和职工手中,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大力支持,使项目实施工作顺利开展。(5)项目技术依托兵团农

8、垦科学院农机化所,石河子大学机电学院、师农业局等科研、农机推广单位。各科研推广单位负责牵头组织项目规划、申报;承担项目技术指导、技术培训与交流、实施情况检查、材料汇总等具体工作;承担试点试验数据监测、技术咨询、新技术工艺的研究和机具开发、改进等工作;技术专家组全面负责对项目团场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项目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