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田园诗中的思想矛盾浅析

陶渊明田园诗中的思想矛盾浅析

ID:13001441

大小:2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0

陶渊明田园诗中的思想矛盾浅析_第1页
陶渊明田园诗中的思想矛盾浅析_第2页
陶渊明田园诗中的思想矛盾浅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陶渊明田园诗中的思想矛盾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陶渊明田园诗中的思想矛盾浅析读写算2011年第26期文史教育研究陶渊明田园诗中的思想矛盾浅析包黎明(甘肃岷县扎地初中甘肃岷县748404)【摘要】本文通过对陶渊明是做中表现出来的思想矛盾的探寻,从而更好的解读这位被称为出岫之云,倦飞之鸟的诗人在他的田园诗里所体现的思想内涵.【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思想矛盾;形成原因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极为深远的着名诗人和散文家,特别是他的田园诗,巧妙地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描述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风格清新,自然,描写细腻,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在中国诗史上占据着极

2、为重要地位.作品不仅是作家真实的外在生活的反映,更是作家精神生活的镜子.陶渊明早年寄身仕途,亲尝了宦海浮沉之苦,中年以后躬耕垄亩,饱经风霜雨露,渐进晚年,更目睹了王朝换代的巨变.不容否认,他的田园诗有”颖脱不羁,任真自得”的反映封建士大夫闲适自得的个人情趣的”超然静穆”的一面,但是由于他早年政治上极度苦闷,晚年生活上极度贫困,感发出来的诗篇就不仅是超然世外,飘飘欲仙式的.从他的田园诗,我们还可以看出他的心灵深处的痛苦与矛盾.一,儒家的”用世”思想与道家的”避世”思想的矛盾陶渊明年幼时,家庭衰微,9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多在外

3、祖父盂嘉家里生活.外祖父家里藏书很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表现在其作品中,就是儒家的”用世”思想与道家的”避世”思想的矛盾.他在《饮酒》诗中说:”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六经,指儒家的六部经典.这极鲜明地反映了陶渊明自幼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自然懂得儒家的”修

4、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更明白儒家标榜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我们看他的诗: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之五)29岁那年,他曾做过江州祭酒,但是没有多久就辞职了.后来他又担任过几任幕府里的幕僚,最后改彭泽县令,又只在任80多天就辞官归隐了.《宋书》本传中记载:”郡遣邮至,县吏日:‘应束带见之.’潜叹日:’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解印绶去职.”陶渊明l3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这13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l3年.最终开始了他一往不回的田园

5、生活.显然,陶渊明年轻时也有过远大报负,梦想建功立业,展翅高飞.但是,他的理想并未成为现实.”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聘,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杂诗》之二),表现他曾经也有过功业未竞的焦虑.尽管他后来极力遮掩这一点,声称出仕只是为了糊口养家,但我们可以明白他的初志并非如此.只是经历了仕途挫折后,他才归隐田园,并不是真的忘怀了现实,生来就要作隐士.归隐田园,是对黑暗现实的另一种抗议.儒家主张”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主张”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隐士出现的本身,就已证明了当时的现实是”天下无道”.陶渊明的田园诗,既体现了道家崇尚

6、自然的意识,又表现了心理上闲适自得的一面,特别是庄子顺应自然的宇宙观,对他有深刻的影响,但他并没有忘却世事,精神深处常常进行着”独善”与”兼济”,”出仕”与”归隐”的激烈斗争.他的诗句”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为什么有这种焦虑呢?正表明”仕”与”隐”的思想互相在斗争,他怕某一天改变心意出去作官,而辜负了现在的志向.二,苦难的社会现实与乌托邦理想的矛盾这个矛盾深刻反映在《桃花源记并诗》之中.桃花源的理想显然有孑L子”大同”思想与老子”小国寡民”思想的痕迹.但它的产生,不仅仅是对孔子,老子思想的简单复制,而具有时代特征.天堂的影子在人间,

7、”桃花源”的设计正表明了当时广大人民摆脱苦难,建立一个”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的理想社会的愿望.魏晋时期,地主庄园经济进一步发展.永嘉之乱后,南逃的士族地主在东晋政权的庇护下,广置田园,掠夺土地,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当时的士族文人往往生活糜烂,意志颓废,精神上纷纷向”玄之又玄”的老庄道学寻求寄托,有的纵情山水,以隐居逃避现实,所以文学领域玄言诗,山水诗盛行一时.与此相反,一部分不满现实的文人士大夫,深感仕途黑暗,于是弃官归隐,躬耕自食,去探索人生的真谛,寻求个人安生立命的场所,渐渐与统治集团有了距离,因而更接近于广大劳苦大众.陶渊明就是

8、这些文人士大夫中的杰出代表.陶渊明长期生活在农村,与农村各层人民长期相处,休戚与共,有着密切的交往和真挚的感情,对他们的痛苦生活,美好愿望十分熟悉和了解.诗人在这基础上,设计出了”桃花源”这样一个没有剥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