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选修《后赤壁赋》ppt课件3【精品】

粤教版选修《后赤壁赋》ppt课件3【精品】

ID:1299233

大小:604.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7-11-09

粤教版选修《后赤壁赋》ppt课件3【精品】_第1页
粤教版选修《后赤壁赋》ppt课件3【精品】_第2页
粤教版选修《后赤壁赋》ppt课件3【精品】_第3页
粤教版选修《后赤壁赋》ppt课件3【精品】_第4页
粤教版选修《后赤壁赋》ppt课件3【精品】_第5页
资源描述:

《粤教版选修《后赤壁赋》ppt课件3【精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后赤壁赋苏轼写作背景前后《赤壁赋》都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一个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既望”,一个写于同年“十月之望”,前后仅相隔三个月,这两篇同名赋文究竟有何不同及联系呢?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学习《后赤壁赋》。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是

2、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掌握字词从:跟随,跟从既:已经脱:凋落顾:环视乐:意动用法,以……为乐歌:动词,作歌已而:不久安所:到哪里谋:商量诸:兼词,之于不时之须:预料不到的时候,“须”通“需”薄:迫近起雅兴而游一、游前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

3、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

4、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水落石出:江水下落,礁石露出水面。后比喻事情真相大白上:名词活用为动词,上岸履:踩巉岩:高峻险要的岩石披:分开悄然:忧愁的样子反:通“返”听:听凭踞:蹲坐二、游中历幽景而恐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俛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时夜将半,四顾寂寥

5、。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俛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适:恰好东:向东,名词作状语西:向西,名词作状语玄:黑中带红俛:通“俯”顾:回头看三、游后逢孤鹤而梦梦道士而惊理清思路起雅兴而游历幽景而恐梦道士而惊逢孤鹤而梦乐悲怅游前游中游后(幽静宁谧)(阴森险峻)(亦真亦幻)后赤壁赋研读课文,探讨主旨(1)季节不同,景物相异,

6、触景生情,从而联想到自己一生大起大落(2)只身一人登山,无友人相伴(主观的精神寂寞),精神上的孤苦无告。独游的豪兴变为激越的悲哀,悲哀无法抑制,于是长啸。1、在游赤壁的过程中,作者何以会悲?明确:“我知之矣”“之”指的是鹤乃道士所化。鹤的象征义:形貌出众,有高贵幽雅、超凡脱俗、仙风道骨的特征,有高人隐士之风,被视作仙禽和长寿之物。传说中鹤能翩翩于仙凡之间,不受任何拘束。传说中修道之人可以化而为鹤。所以鹤是超然物外,随缘任化的道家精神的象征。2、《前赤壁赋》中作者在游览赤壁时的情感变化是以乐始以乐终,那么《后赤壁赋》中作者

7、的情绪在悲恐之后的发展是怎样的?作者写了梦见所遇道士为鹤的化身这一情节暗示作者希望在精神上升腾入自然,将自己升华而与大自然合为一体的旷达之思。此时孤鹤、道士、作者已经三位一体。这种想法与道家文化对苏轼的影响密不可分。尽管苏轼一生崇尚儒学,讲究务实,“奋厉有当世之志”、“致君尧舜”,但每当其政治上遭遇挫折失意,他便会从老庄思想寻求精神上的自我超脱。(旷达——不因外物的得失荣辱所累)明确:梦是一种追求,但是现实是所追求的未必能获得。“不见其处”表明作者内心面对前途、理想、抱负的迷茫,如同茫茫夜色般无迹可求,以此结尾意味深长。

8、苏轼常常在儒家的积极入世和道家的消极避世之间徘徊困惑,这种看似矛盾的思想是其复杂感情的真实体现。3、你又如何理解作者在梦鹤化为道士后又增添醒来寻找道士一笔?理清思路起雅兴而游历幽景而恐梦道士而惊逢孤鹤而梦乐悲怅游前游中游后(幽静宁谧)(阴森险峻)(亦真亦幻)后赤壁赋寻求超脱而不得矛盾困惑前后“赤壁赋”比较前赤壁赋客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