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 植物油厂加工废水处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植物油厂加工废水处理植物油厂加工废水处理植物油厂加工废水处理植物油厂加工废水处理植物油厂加工废水处理植物油厂加工废水处理植物油厂加工废水处理植物油厂加工废水处理植物油厂加工废水处理植物油厂加工废水处理植物油厂加工废水处理植物油厂加工废水处理植物油厂加工废水处理植物油厂加工废水处理?实用指南?植物油厂加工废水处理一,不同污水源的特点我f门在策划建设大型油脂工厂时,对于废水处理设计应以不同工艺产生的废水量和水质,国家和省环保标准为设计依据,选用合理的处理方法和设备,要投资低,运行稳定,抗冲击,操作管理灵活简单.根据供应商提供的压榨,精炼
2、和分离蛋白废水处理前后的水质和水量情况见表1,表2,表3和表4.污水排放见表5.在主要3批废水中,其主要特点是有机物含量较高,可生化性好.但是,压榨废水中含悬浮物较多,因此,在生化处理前,要先进行初步预沉淀;精炼车间排放的废水含污油,胶质,在水中存在的方式为浮油,分散油,表15000t/d压榨和1000t/d精炼用水量和排水量情况表日用水量日排废水用水项目(t)量(t)生活排放水245压榨厂1246×2220×2精炼厂1500880车间冲洗水及其他454017t/d分离蛋白1200600(含150t/d浸出)总计2205表25000
3、/d压榨厂排放废水水质和处理水质指标原水水质指标去除率项目(mg/L)(mg/L)(%)cx3I~3O0o9097BOD515002098.7SS7006091.5pH值8~106—9左青(广州植之元油脂有限公司)表35000t/d油脂精炼厂排放废水水质和处理水质指标原水水质指标去除率项目(mg/L)(mg/L)(%)cx3I~12O0o9099.3BOD580002099.8SS40006098.5pH值6~86~9含油1O0o1598.5表417t/d分离蛋白车间排放废水和处理水质指标原水水质指标去除率项目(mg/L)(mg/L
4、)(%)cx3I~140009099.3BOD58000~90002099.6SS2560pH值4.56~9色泽淡黄正常色温度40℃气味酸乳臭味无味表5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执行标准(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污染物(mg/L)SSpH值000B0D浓度限制606~99020污染物(mg/L)氨氮石油类硫化物磷酸矗I浓度限制1050.50.5乳化油和溶解油.浮油直径100tan,浮于水面,形成油膜或油层.分散油直径在10~100tan,以微小油珠悬浮于水,不稳定,在静止一定时间后形成浮油.乳化油油珠直径在0.1~0.2ta
5、n,如水中有表面活性剂,油珠成为稳定的乳化液.溶解油油珠粒是按nfn计的溶于水的油颗粒.浮油,分散油相对密度小于1.油珠粒径较大,呈悬浮状态,可以利(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5年第7期用重力进行分离,即设立隔油池,采用斜波纹板形斜板,板间距20~50mm,倾斜度45.,滞留时间30rain,波斜纹板由聚玻璃钢制成.采用气浮法脱除悬浮油和乳化油.气浮法是利用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作为载体黏附废水中的污染物,使其密度降低浮出水面,然后进行液液分离或固液分离.由于蛋白废水(X)D13000mg/L和BOD3450mg/L,基于蛋白质分
6、子大和悬浮物多,需进行分子降解处理.蛋白废水,压榨废水和精炼废水经前处理后,3批废水合流进调节池,采用二次厌氧和好氧的生化处理方法.我们考察了相关废水处理厂,并对UASB厌氧时间,接触氧化,生物氧化时间和抗冲击,pH值,进水浓度和排水浓度,暴气时间和效率,厌氧池和接触氧化池及沉降池的结构对脱油脂,C0D和B()D的去除率影响进行研究,同时考虑到防止废水处理带来的二次污染,最后参照同类厂同类处理工艺的处理效果,预测我们选择方案的操作运行效果和操作费用.二,生化处理工艺流程1.精炼废水前处理浮油回收池—1凝聚剂添加装置J精炼废水一集水井
7、一隔油池一气浮分离池一调节池—]滤清液泥饼加收一压滤机一污泥泵.-污泥浓缩池?实用指南?油工主要工艺说明:含油废水进入隔油沉淀池,隔油池采用斜流管沉淀,水流稳定,可脱出大部分油珠,而悬浮物沉淀.排出的污油回收另行处理,污泥定期排入污泥浓缩池.气浮分离技术是空气与水在一定的压力下,使气体最大限度地溶入水中达到饱和状态,然后把所形成的压力溶气通过减压释放,产生大量的气泡,与水中的悬浮絮体充分接触,使水中悬浮絮体黏在微气泡上,随气泡一起浮到水面形成浮渣,通过刮去浮碴,净化水质.该法集凝聚,气浮,撇渣,沉淀,刮泥为一体.运行程序是:(1)加
8、水:往池内加满清水,气浮池水位的高低可用溢流堰上的调节装置进行调节.(2)溶气系统试运行:关闭控制阀及溶气水出水阀,把加气选择开关旋到自动装置,接通电源,启动水泵,然后打开泵的控制阀.压力表1及压力表2的压力逐步上升,一直达到泵所能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