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天体运动专题(打印)

13:天体运动专题(打印)

ID:12990206

大小:7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20

13:天体运动专题(打印)_第1页
13:天体运动专题(打印)_第2页
资源描述:

《13:天体运动专题(打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已知“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在太空中运行的轨道是一个椭圆。椭圆的一个焦点是地球的球心。如右图所示,飞船在运行中是无动力飞行,只受到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的作用,在飞船从轨道的A点沿箭头方向运行到B点过程中。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飞船的速度逐渐减小②飞船的速度逐渐增大③飞船的机械能守恒④飞船的机械能逐渐增大2.关于天体运动学说中正确的是()A:天体运动的比值因中心天体而异,对于不同的中心天体,这个比值是不同的B.天体运动的比值是定值,所有天体的比值都相同C.绕太阳运行的行星,轨道半径R越大,自转周期T就越大D.绕太阳运行的行星,轨道半径R越大,公转周期T就越大3.宇航员在

2、月球上做自由落体实验,将某物体由距月球表面高h处释放,经时间t后落到月球表面(设月球半径为R).据上述信息推断,飞船在月球表面附近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速率为()A:B:C:D:4、宇航员在一星球表面上的某高处,沿水平方向抛出一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落到星球表面,测得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L。若抛出时初速度增大到2倍,则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L。已知两落地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该星球的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数为G。求该星球的质量M。5.在天体演变的过程中,红色巨星发生“超新星爆炸”后,可以形成中子星(电子被迫同原子核中的质子相结合而形成中子),中子星具有极高的

3、密度。(1)若已知该中子星的卫星运行的最小周期为1.2×10-3s,求该中子星的密度;(2)中子星也绕自转轴自转,为了使该中子星不因自转而被瓦解,则其自转角速度最大不能超过多少?6:已知火星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p倍。其半径是地球表面半径的q倍,在地球上发射人造卫星。其第一宇宙速度为到vl,在火星上发射一颗人造卫星,其发射速度最小为多少?7、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自转周期为T,求地球的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线速度. 8:我中已经拥有甘肃酒泉、山西太原和四川西昌三个卫星发射中心,又计划在海南建设一个航天发射场,预计2010年前投入使用.关于我国在2010年用运

4、载火箭发射一颗同步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海南发射同步卫星可以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能量,从而节省能源   B.在酒泉发射同步卫星可以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能量,从而节省能源   C.海南和太原相比,在海南的重力加速度略微小一点,同样的运载火箭在海南可以发射质量更大的同步卫星   D.海南和太原相比,在太原的重力加速度略微小一点,同样的运载火箭在太原可以发射质量更大的同步卫星 9:2008年9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神州七号”载人飞船。为了观察“神舟七号”的运行和宇航员仓外活动情况,飞船利用弹射装置发射一颗“伴星”。伴星经调整后,和“神舟七号”一样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5、,但比“神舟七号”离地面稍高一些,如图所示,那么A.伴星的运行周期比“神舟七号”稍大一些B.伴星的运行速度比“神舟七号”稍大一些C.伴星的运行角速度比“神舟七号”稍大一些D.伴星的向心加速度比“神舟七号”稍大一些10.神舟八号无人飞行器,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也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进入批量生产的代表。神八已于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由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顺利发射升空。升空后,“神八”已于2011年11月3日1时36分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实现交会对接,并将和此后的神舟九号、十号一起组成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此次成功对接,使中国载人航天技术水平跃上一个新

6、的台阶。飞船完成任务后返回地面,要在A点从圆形轨道Ⅰ进入椭圆轨道Ⅱ,B为轨道Ⅱ上的一点,如图所示,关于神州八号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速度小于经过B的速度B.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动能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的动能C.在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D.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的加速度11.同步卫星离地心距离为r,运行速率为v1,加速度为a1,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2,第一宇宙速度为v2,地球的半径为R,则下列比值正确的是()A:B:C:D:m1m2xO12:现代观测表明,由于引力作用,恒星有“聚集”

7、的特点。众多的恒星组成不同层次的恒星系统,最简单的恒星系统是两颗互相绕转的双星,如图所示,两星各以一定速率绕其连线上某一点匀速转动,这样才不至于因万有引力作用而吸引在一起。已知双星质量分别为m1、m2,它们间的距离始终为L,引力常量为G,求:(1) 双星旋转的中心O到m1的距离;(2) 双星的转动周期。13.天文学家将相距较近、仅在彼此的引力作用下运行的两颗恒星称为双星。双星系统在银河系中很普遍。利用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的运动特征可推算出它们的总质量。已知某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围绕它们连线上的某一固定点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均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