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986210
大小:2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0
《信息技术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信息技术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反思葛建华【摘要】新课程改革实施以后,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及所见、所闻,认为目前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还不成熟,大多生物教师仍然存在“认识不深、把握不准”的误区。认清并正视目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才能将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关键词】信息技术生物教学应用反思新课程改革实施以后,中学生物课的教学确实发生了许多变化。特别是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改变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2、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笔者所在学校也顺应时代潮流,为每间教室配备了多媒体教学系统。经过近三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在信息技术辅助生物教学方面也小有所获。古语云:“小成后须有大疑,小疑则小成,大疑成大成”。也许此时我们应该冷静地反思: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是否成熟,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及所见、所闻,认为目前许多生物老师对CAI课仍然存在“认识不深、把握不准”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偏低,重“拿来”,轻自制当前,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举行评优课、公开课时都要求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大多生物教师对信息技术在
3、教学中的应用有足够的兴趣,由于缺乏有针对性的学习培训,他们的信息技术水平较低,只会打字、上网等基本操作,不会自制CAI课件。许多生物教师便从网上搜索、下载课件,简单的复制、粘贴后,不管课件是否符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思路,“拿来”就用,这些看上去很美的“成品课件”极大地限制了教师的个性发挥。一些教师为了能在各类“赛课”中胜出,便出现了一堂课多师的现象,而且愈演愈烈。所谓“多师”,就是一位教师出课,必须有几名信息技术教师做“后盾”,提供“技术支持”,也就是做课件、拷课件、放课件。我们的生物教师干什么?台前表演而已。由于教师信息技术水准有限,虽然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制好了课件,但却难
4、以应付很多突发情况。有时仅仅因为一点点小问题,不得不让信息技术教师上台帮忙,否则课堂便无法进行。如此“CAI课”,还被不少人称为教师间的“协作”,我想这并不是信息技术应用的初衷。现代信息技术能不能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中,就取决于教师能不能像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地使用计算机。因此,生物教师只有学会自己动手制作课件,才能灵活、方便地制作出符合自己风格和教学要求的作品,也才能在授课中应用自如。2、忽视“课程本位”,重技术,轻内容多媒体可以增强教师讲解的表现力,提高现象展示的直观性,改进过程演示的逼真性;丰富的数字化资源也可以适度地扩大课堂教学的容量,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
5、间。但不能一味追求形式上的奢华和技术上的时髦,课堂永远追求的应是教学效果。不少生物教师对CAI的认识肤浅,为了使用信息技术而使用计算机。主要表现在:一是板书的照搬。在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时,很多教师只是把大堆的文字和图片从黑板搬到屏幕上。这样做,虽然体现出信息技术高容量的一面,但教师吃力不讨好。一节课中补充材料过多,学生“消化”得了吗?放映速度过快,一张一张地闪过,学生能记住和理解吗?学生不能从纷繁复杂的文字材料中真正领悟到什么,使用CAI教学有什么意义呢?二是硬性加入信息技术,忽视“课程本位”,重技术轻内容,本来是起“辅助”作用的技术手段却充斥到每堂课的教学之中。有的课件为创设情
6、境而播放大段的视频、音乐。学生倒是看得“热热闹闹”,教师根本没有考虑创设的情境是否与本课的教学内容高度关联,是否能引发学生学习、探究生物奥秘的兴趣,学生只是得到了感官刺激的情境体验;有的课件创设情境时间太长,学生兴奋着进去了却出不来;有的课件在激发学生的兴趣上下足了功夫,却忽略了兴趣的维持。CAI课件是用来教学的,当然需要一定的形式来表达其内容,而且漂亮的界面、悦耳的音乐确实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但对于一个成功的课件来说,内容是最主要的,如果一味地追求高技术,势必弄巧成拙,容易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或在新技术面前茫然失措。3、课程资源认识片面,重现代,轻传统随着
7、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电子教案、课件几乎成了教师最喜欢的教学资源,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被忽视和抛弃。生物课上的演示实验取消了;生物标本、生物模型被束之高阁;田野的动物、植物调查(考察)变成了大屏幕上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学生的动手实验也改成了播放实验过程的录像课。我们认为,现代信息技术并不排斥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追求课程“效果”的同时更要兼顾“效益”。少用或者不用信息技术就可达到较好甚至更好的教学效果时,就尽量不要刻意使用信息技术;不要脱离实际地一味追求现代技术;教具、学具、情境的选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