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古代送别诗中的意象

试析古代送别诗中的意象

ID:12979130

大小:25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0

试析古代送别诗中的意象_第1页
试析古代送别诗中的意象_第2页
试析古代送别诗中的意象_第3页
试析古代送别诗中的意象_第4页
试析古代送别诗中的意象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析古代送别诗中的意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独 创 性 声 明本人对本文有以下声明:1.本人所呈交的论文是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已按相关要求及时提交论文提纲、初稿,最终形成本文;2.在撰写过程中主动与导师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接受导师的指导;3.本文符合相关格式要求,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的地方外,论文中单篇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不超过800字;4.本人本文成稿过程中不存在他人代写、抄袭或和他人论文雷同的现象;论文作者签名:  刘颖   日    期:  2010  年 5 月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论文的规

2、定,即:东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东北师范大学可以将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论文。论文作者签名:   刘颖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2010年  5月日   期:    年  月论文作者信息:工作单位:四川省叙永县叙师附小联系电话:13982431286_通讯地址:四川省叙永县叙师附小邮编:646400_摘要“意象”即意中之象,是诗歌灌注生气的前提。意象欲出,造化已奇。意象是作者寄情山水、抒

3、怀言志的凭借与依据,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本文主要解析古代送别诗歌中“柳”、“月”、“长亭”、“兰舟”、“酒”、“芳草”等常见意象,分析其内涵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以此解读古代送别诗歌中的意象。关键词:古代送别诗;意象;柳;月;长亭;兰舟;酒;芳草。前言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单位,诗歌中倾注了诗人的思想与诗人主观情感的生动鲜明的形象,它是作者寄情山水、抒怀言志的凭借与依据,是诗歌艺术的精灵。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里曾论及“窥意象而运斤”[1],即指诗人当以审美意象构筑其艺术世界。唐代诗评家胡应麟也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2](《诗薮》

4、)一言以蔽之,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3]。(《周易•系辞上》)。简单地说,“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感兴或文化内涵。“象”,就是物象、形象。对于这种积淀着深厚文化内涵或作家个人情感的物象,我们称之为“意象”。所以,意象就是诗中熔铸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是融入作者情感的形象。故事中的一些惯用意象有特定的用法,如送别诗中常用的“柳”、“月”、“长亭”、“兰舟”、“酒”、“芳草”等意象,抒愁写恨诗常用“流水”、“春雨”、“春草”等意象,表达思念的诗中常用“雁”、“红豆”等,表达志节的诗常用“竹”、“兰”、

5、“梅”、“菊”等。古代送别诗中的意象组合极具特色,诗人巧妙利用送别时的地点、行人所往之地以及沿途的文化特色形成的空间地点意象组合,造成了风断云连、辞断意属的审美意境,借用明显的时令节侯、景物气象等特点组合意象,来增添送别诗意象的斑斓色彩和艺术感染力。本文拟解析古代送别诗中常见的意象,分析其内涵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以此解读古代送别诗中的意象。一、柳因为“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赠,有“挽留”之一。再者柳树易生速长,用它送友意味着无论漂泊何方都能枝繁叶茂,而纤柔细软的柳丝则象征着情意绵绵,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又能够传

6、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北朝乐府«折杨柳歌词»唱到:“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4]“不捉鞭”却“折杨柳”充分体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一种忧思之情。但“折柳”并不能真正留住友人已迈出的脚步,作者只是将依依惜别之情寄予于杨柳枝头,顺便留下两行清泪。用杨柳修饰离愁别恨,可谓最受古代诗人的认可。例如,李白《灞陵行送别》﹕“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5]自灞桥折柳的故事产生之后,柳和离别已似乎有了某种必然的联系。《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7、”[4]王之涣《送别》“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5]又如,宋词人柳永《雨霖铃》抒发了和情人离别的凄苦之情,就用“柳”作为意象,说“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5]这些诗歌里,“柳”就是思念,“柳”就是离情别意。二、月月升月落,月圆月缺象征时间,诗人以月光流逝喻生命。因而月光是生命的,是时间的。月寄愁请。自然界的月明、月阴,月圆、月缺与人世间的团圆、分离有相似之处。因而诗人笔下的月便常常与人的悲欢离合联

8、系起来。例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5]暮色苍茫,江水浩荡。诗人独自一人停船江上,放眼望去,原野低旷,仿佛天比树还低;低头看去,惟有一轮明月在清澈的水中不时晃荡,好像要为诗人作伴。这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