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975675
大小:24.0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0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题研修班研修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题研修班研修体会(仙桃职业学院李立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专题研修班为期一周的学习已经结束,此次研修共听取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现代产业体系的对接研究》等21位职业教育专家关于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报告;与全国高职高专院校领导,从高职的招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人才质量的评价、学生顶岗实习、学生就业等问题进行全方位的探讨,进行了交流,达到了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目的;特别是亲身聆听了教育部鲁昕副部长做了《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服务国家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讲话;让我拓宽了视野,认清了形势,理清了思路,进一步明确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懂
2、得了为什么要建设职业教育体系,理解了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方法步骤,体会良多,受益匪浅。一、职业教育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保驾护航。1.职业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需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予以充分保障。20多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实现了“跨越—转型—提升”式的长足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在校生人数迅速增长,如此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事业,如果没有政府统筹协调管理下的体制保障,那就只能停留在粗放型的发展,不仅难以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甚至有可能会起负作用。因此,要实现职业教育事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迫切要求加强政府统筹管理系统的保障,构建现代职业
3、教育体系,强化办学条件预警、学籍管理、校企合作管理、技术研发管理和质量评价管理等的系统建设。2.职业教育要以质量为重需要现代职业教育科研系统予以有力支撑。在德国,其职业教育科研队伍庞大、构成多元,并确立了世界上最系统的职业教育研究范畴:职业教育基本理论和教学方法研究是德国各大学约350个职业教育研究机构的强项,而职业教育政策和标准研究则是德国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和联邦劳动市场与职业研究所的重点。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明显缺乏强有力的科研支撑,特别是职业教育科研体系建设现状较为滞后,职教科研现状与职业教育事业发展不相协调,职教科研发展与事业需求不相匹配,职教
4、科研与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发展不相适应,职业教育科研整体工作相对薄弱的局面,极不利于职业教育事业更上一个新台阶的需求。因此,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科研的伴随与支撑,职业教育科研事业理应成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3.职业教育事业面临的生源危机需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予以有效应对。我国职业院校的生源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不仅有其主观方面的原因,更是有其客观方面的原因,官方数字显示,2000年,我国招收了2295.5万名初中学生,此后逐年递减;高中生的招生数2005年达到887.73万,2009年降至830.34万。而高考报名人数在2008年达到10
5、50万的巅峰之后,也进入下降通道。特别是在部分发达地区。在江苏,2000年出生的人口不到1990年出生人口的一半,这批人口将于2015—2018年初、高中毕业,届时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都将面临生源危机;在北京,2011年高考全市考生已比2010年锐减两成,是全国唯一一个连续5年高考报名人数下降的地区,预计到2015年还将减去三成。逐年下降的生源人数,需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充分发挥面向人人、服务终身的功能,适应人口结构变化,其服务面必将拓展到所有在职业技能的获得和提升方面有需求的人,既可以使学生在职业教育体系内连续学习,也方便成年人“回炉”接受与其水平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二、充
6、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促进校企深度融合,有效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行业是建设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力量,强化行业指导是高等职业院校提升服务能力的重要保证。只有充分发挥了各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的指导作用,促进校企深度融合,才能有效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从而有力推动高等职业院校的建设和发展。1.明晰专业发展大方向。通过认真学习研究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学校在认清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的同时,还要加强与地方产业发展综合部门的互动,开展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调研与课题研究,把握区域经济特别是地方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关注其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基础产业和新兴产业,并及时调整学校的专业布局,改革
7、、改造、合并传统专业,淘汰落后专业,发展与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基础产业和新兴产业对接的专业。学校在专业建设上,要强化主动服务的意识,重视“四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力法)改造,增强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能力。还要积极发挥对产业发展的引领功能与促进作用,注意利用所办精品专业的品牌优势,积极创办相应的校办产业,依托专业发展产业,以产业发展促进专业建设,形成“产教结合、产教并举、以教促产、以产养教”的良性循环,创造良好的产学结合的氛围。2.完善校企合作新机制。要建立产业合作委员会。学校可以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提请政府发改委牵头,成立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