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稿--加强高考命题科学性 提高高考命题的质量-以2006年分省自主命题为例

定稿--加强高考命题科学性 提高高考命题的质量-以2006年分省自主命题为例

ID:12972334

大小:11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0

定稿--加强高考命题科学性 提高高考命题的质量-以2006年分省自主命题为例_第1页
定稿--加强高考命题科学性 提高高考命题的质量-以2006年分省自主命题为例_第2页
定稿--加强高考命题科学性 提高高考命题的质量-以2006年分省自主命题为例_第3页
定稿--加强高考命题科学性 提高高考命题的质量-以2006年分省自主命题为例_第4页
定稿--加强高考命题科学性 提高高考命题的质量-以2006年分省自主命题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定稿--加强高考命题科学性 提高高考命题的质量-以2006年分省自主命题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加强高考命题科学性 提高高考命题的质量--以2006年高考英语分省自主命题为例陶百强taobq@126.com注:文章来源:《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3期,第45-51页。【摘要】本文抽样分析了2006年全国16份分省自主命题高考英语试卷中的单项填空题,并进行了国内外著名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等领域的专家问卷调查,发现多套试卷存在命题失误或命题瑕疵,为了维护高考的科学性和权威性,维护社会稳定,体现高考的公平公正原则,呼吁加强分省命题英语试卷的科学性,提高命题质量,并提出了提高命题质量的建议供有关部门或专家参考。【关

2、键词】高考分省自主命题,NMET,单项填空命题质量,高考英语命题失误,语言测试一.引言上海市自1985年开始经教育部授权自行组织命题,2000年,教育部决定实施高考分省命题,2002年北京开始自主命题,2004年增加天津、辽宁、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9省市自主命题,2005年新增山东省、江西省、安徽省自主命题,2006年新增四川、陕西后全国共有16省市自主命题,涉及考生占全国考生65%左右。(注:为了行文方便,本文所指的高考分省命题的“省”指自主命题的省、直辖市或自治区等省级行政单位。)分省命题后,各地

3、可根据本地教育和考生状况命制难度适中、考试内容凸显地方特色、考试科目、形式符合本地要求的试卷,有利于发挥高考对地方基础教育的正面反拨作用。随着我国逐渐推行高考分省命题政策,尽量保证命题质量是国家和各命题省份的责任,也是参与命题的测试专业工作者的义务。分省命题质量已引起关注(如孙锦明,2005;鲁子问,2006;雷新勇,2006),从汲取以前命题工作的经验教训、提高今后的命题质量、保证高考的公平性的原则出发,本文抽样分析了2006年全国16套分省命题高考英语试卷的单项填空题,并邀请部分著名国内外语言学专家参加了问卷调查以避

4、免本文观点有失偏颇。本文命题失误的定义是宽泛的概念,包含答案值得商榷之处、题干本身存在的问题、试题设计存在的偏颇性问题、题目设计技术问题和难度问题等。当然,即使相对成熟的全国卷有时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命题失误,如我国语言测试专家李筱菊提及的发生于1978年和1985年的两例(李筱菊,2001:187-188),又如2005年全国卷高考听力亦存在问题(陶百强,2006a)。相对命题技术已较成熟的全国卷来说,分省命题试卷一般来说出现命题失误的概率更大。总体上讲,分省命题题目出得不错,但对出现的失误应大胆面对和仔细分析,以改进今后

5、的命题工作。鉴于语言知识类多项选择题的命题难度大,本文将抽样该部分进行分析,所提观点仅代表本文作者和一些国内外专家的观点。二.命题失误或命题瑕疵首先,笔者研究了2006年全国16份分省命题高考英语试卷中的单项填空题,然后就存在或可能存在答案问题的试题编制了专家问卷调查表,并在问卷中承诺不公开发表专家之间存在冲突的观点(若有必要则采取匿名形式),以确保其自由发表观点。邀请的问卷调查对象是国内外著名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等领域的部分权威专家,如世界著名社会语言学和语言测试专家BernardSpolsky,世界著名语言测试权威专家

6、CharlesAlderson,美国IowaState9University英语系应用语言学教授、世界著名语言测试权威专家、LanguageTesting编辑、前国际语言测试协会主席DanDouglas博士,世界著名语言与性别研究专家、LancasterUniversity英语教育学院JaneSunderland博士等以及两位国内专家(均为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副教授、教授各一位)。1.答案问题多项选择题中的答案问题绝大多数是因为干扰项编制不严谨导致的,“写干扰项其实是MC题命题工作中最不容易的一步”(李筱菊,20

7、01:155),干扰无效的后果就是答案不惟一。题目设计中最忌讳的就是出现两个答案,这种题目就成了废题(刘润清、韩宝成,2000:54)。设计多项选择题时,必须非常谨慎,特别是在设计冠词、情态动词、动词时态等考点时应万分谨慎,命题者在设计干扰项时,必须根据题干考虑到各种可能的语境和考生的各种理解角度和答题角度,否则,该考查考生语言知识的题就会起到桎梏学生思维的作用,误导学生钻牛角尖,如在设计主谓一致考点时就不能考查复数时间概念的谓语的数,因为其谓语用单复数形式都可以,但许多测试题甚至某省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英语实验教科书却将

8、答案限定为单数谓语,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却并非如此,如美国总统GeorgeW.Bush在演讲时习惯上用复数谓语,如Nearlyfiveyearshavepassedsincethese-thoseinitialdaysofshockandsadness-andwearethankfulthattheterroristsh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