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ID:12962551

大小:6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9

孙冶方经济科学奖_第1页
孙冶方经济科学奖_第2页
孙冶方经济科学奖_第3页
孙冶方经济科学奖_第4页
孙冶方经济科学奖_第5页
资源描述:

《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历届获奖者  1984 授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著作奖(4本) 1、罗季荣:《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人民出版社,1982年5月出版。 2、梁文森、田江海:《社会固定资产再生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2月出版。 3、尹世杰(主编)、王美涵、罗镇齐、何同甫、郑必清、谢丽卿、杨体仁、胡在知、袁培树、凌宏城、陈汀柯、彭明朗、陈锡龄:《社会主义消费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9月出版。 4、孙尚清(主编)、张卓元(副主编)、蔡中杰(副主编)、陈吉元(副主编)、张曙光、薛永应、刘厚成、张泽厚、陈玉光、陈胜昌、汪海波、戴园晨、霍俊超、冒天启、恽希良、

2、任惟忠:《论经济结构对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3月出版。 论文奖(47篇) 1、周叔莲:《科学、技术、生产力》,《光明日报》,1977年5月30日。 2、苏绍智、冯兰瑞:《驳姚文元按劳分配产生资产阶级的谬论》,《人民日报》,1977年8月9日。 3、蒋学模:《再谈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问题》,《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2期。 4、张朝尊、项启源、黄振奇:《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商品生产》,《经济研究》,1979年第4期。 5、何建章:《我国全民所有制经济计划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方向》,《经济研究》,1979年第5期。 6、邝日安、晓亮:《试论价值规律

3、同企业独立自主权的关系》,《经济研究》,1979年第5期。 7、谢佑权、胡培兆:《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有计划地利用价值规律》,《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问题讨论专辑》,《经济研究》编辑部,1979年6月编。 8、晓鲁:《“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的提法是科学的吗?》,《哲学研究》,1979年第7期。 9、袁文祺、戴伦彰、王林生:《国际分工与我国对外经济关系》,《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1期。 10、蒋一苇:《企业本位论》,《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1期。 11、苏星:《怎样怎样使住宅问题解决得快些》,《红旗》,1980年第2期。 12、杨勋:《

4、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改变农业落后面貌》,《农业经济问题》,1980年第1期。 13、王贵宸、魏道南:《联系产量的生产责任制是一种好办法》,《农业经济问题》,1980年第1期。 14、乌家培:《探索社会主义再生产模式的若干问题》,《经济数学方法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年2月出版。 15、陈敏之:《住房还是商品》,《社会科学》(上海),1980年第3期。 16、杨坚白、李学曾:《论我国农轻重关系的历史经验》,《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3期。 17、廖季立:《从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谈体制改革》,《人民日报》,1980年8月26日。 18、吴象:《阳关道与独木桥—

5、试谈包产到户的由来、利弊、性质和前景》,《人民日报》,1980年11月5日。 19、王梦奎:《企业领导制度中的一个问题—对于一长制的考察》,《经济研究》,1981年第1期。 20、李成瑞:《财政、信贷平衡与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经济研究》,1981年第3期。 21、顾宗枨、孙广林:《试论我国工业企业的级差收益及其调节》,《社会科学研究》(四川),1981年第4期。 22、万欣:《应当从分析商品开始研究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吉林人出版社,1981年8月出版。 23、林文益、贾履让:《关于供求规律及其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经济研究》,1981年第

6、9期。24、恭永应:《生产力系统论—关于生产力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的探索》,《经济研究》,1981年第9期。 25、肖灼基:《关于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的若干设想》,《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1981年第5期。 26、赵人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市场机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及其优越性》,北京出版社,1981年9月出版。 27、董辅礽:《经济利益、经济杠杆和经济组织》,《大转变中的中国经济理论问题》,山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10月出版。 28、滕维藻、郑伟民:《资本国际化与现代国际垄断组织》,《中国社会科学》,1982年第2期。 29、马家驹:《〈资本论〉的方法和政治经济学社会

7、主义部分的研究》,《学术月刊》,1982年第3期。30、吴敬琏:《关于我国现阶段生产关系基本结构的若干理论问题》,《经济改革的政治经济学问题探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3月出版。 31、方民生:《论劳务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作用》,《经济研究》,1982年第5期。 32、刘景林:《论基础结构》,《中国社会科学》,1983年第1期。 33、北京大学经济系《资本论》教学小组:《劳动价值论是揭露现代资本主义剥削的强大思想武器》,《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1983年第1期。 34、张寄涛:《马克思的剩余劳动理论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