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们的父亲--张朵山

回忆我们的父亲--张朵山

ID:1295419

大小:34.50 KB

页数:1页

时间:2017-11-09

回忆我们的父亲--张朵山_第1页
资源描述:

《回忆我们的父亲--张朵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回忆我们的父亲--张朵山   我们的父亲张朵山,原名张绥祖,中学时期改名张佶,字朵山。生于1898年,1973年去世,享年75岁。他18岁考入清华大学,22岁公费留学美国,获纺织硕士学位,28岁回国(他的简历已在全国名人录中登载)。父亲老家在河北昌黎,是书香门第。大伯、二伯都受过高等教育,还有三个姐姐,他最小,三岁时父母去世,他是由兄嫂、乳母抚养长大的。他曾就读于天津南开中学,与周恩来总理同班,成绩曾与周恩来同列全班前三名。(文革后期,在北京历史博物馆周总理的展览中,我们看到周总理在南开中学的成绩单,其中前三名有我父亲的名字张佶时,我们

2、痛哭了一场,因为那时我父亲受到文革的冲击,已于1973年去世,总理也于1976年去世了。)   父亲一生为人忠厚,他没有架子,平易近人。在工厂和工人们打成一片,回家有时和看门人喝酒畅谈。抗战胜利回到天津,1946—1948年在天津第六棉纺厂当了三年厂长,那时他虽然有汽车,但不许我们坐,有时我们偷偷请司机师傅送我们出去一趟,他知道后,会狠批我们,不许我们搞特殊。我们都骑自行车上学或住校。他吃穿都不讲究,没有西服。只有一身蓝布大褂,工人们叫他“大褂厂长”,解放后父亲做教授也就穿一身旧制服。    解放前夕,父亲曾受地下党的委托,要他保护好工

3、厂。天津解放时曾遭受过巷战,他为保护好工厂,日夜在厂内值班,并布置好护厂人员,以防有人破坏。他一直住在工厂,直到天津解放了,把完整的工厂交给了解放军才回家。因护厂有功,还当了劳模,被选为天津市人民代表。   父亲的志愿就是教书。他当了三年厂长,感到很累,而且自认为不善于搞管理工作,只愿意教书,这是他的本行,也是他的专长。他从美国回来后一直教书,曾任东北大学、北平大学、西北工学院、南通大学、天津大学(他自己说他教遍了东、西、南、北大学最后上天了)等校的教授和系主任。抗战八年也一直在西北几个学校任教。解放后,天津北洋大学正好极缺纺织系教授,

4、学生们登门几次请他“出山”,他很愿意去。很快,学生们帮助搬家,我们全家又一起搬到了北洋大学,父亲任纺织系主任,两年后,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改名天津大学。   据说“天津大学”这个校名是我父亲提出来的。在会上他说:北京有北京大学,天津也应有一所天津大学,后经上级同意后一直采用至今。又过了几年,天津大学纺织系又与天津纺校合并成立了天津纺织工学院,我们家又搬到了天津纺院,一直到他去世。父亲为人豁达、开朗直爽,语言幽默,喜欢说笑话,家里经常充满了笑声。他在家里曾请过他教的毕业班的同学吃饺子,同学们自己动手,擀皮的,包饺子的,很是热闹,有一

5、次竟吃了一袋面。北洋大学、河北工学院的学生他都请过,看着唧唧喳喳的学生,父亲一脸的开心。   如今,父亲离开我们已经三十多年了,但他的爱国情怀、为政的清廉、对纺织教育事业的挚爱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中,让我们永远也难以忘怀!                                                                                                                                                                

6、                                            (作者为张朵山教授的儿子和女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