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942430
大小:4.65 MB
页数:45页
时间:2018-07-19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及其当代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及其当代价值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什么是文化和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什么是文化和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社会的整体精神价值系统和生活方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上古殷商—孕育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春秋战国—奠基秦汉时期—统一宋元时期—定型明清时期—衰落魏晋隋唐—变异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春秋战国——奠基儒家——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孟子仁政民贵君轻人性善孔子荀子王道民水君舟人性恶仁礼中庸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春秋战国—奠基
2、道家——超世无为的心灵境界老子庄子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春秋战国—奠基墨家——代表下层劳动人民的利益墨子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葬、节用非乐、非命尊天、明鬼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春秋战国——奠基法家——封建君主专制的理论基础严刑峻法法、术、势不法常古韩非子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秦汉时期——统一大一统论:政治统一和思想统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三纲五常天人感应,君权神授董仲舒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魏晋隋唐——变异魏晋:玄学兴起,佛教流行三玄:《老子》《庄子》《周易》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魏晋隋唐——变异隋唐:文化繁
3、荣的辉煌篇章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韦尔斯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魏晋隋唐——变异隋唐:文化繁荣的辉煌篇章君子之于学,百工之于技,自三代历汉至唐而备矣。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极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苏轼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宋元时期——定型理学:整合儒释道《四书集注》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朱熹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明清时期——衰落明清:启蒙思潮,西学东渐王阳明:心学——致良知李贽:反对男尊女卑,提倡男女平等顾炎武:经世致用黄宗羲:工、商皆民生之本王夫之:趋时更新
4、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南怀瑾解读儒释道儒家道家佛家百货店药店粮食店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境遇第一阶段:鸦片战争至1990年以前质疑、批判和否定五四新文化运动文革时期改革开放以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境遇第二阶段:90年代以来温情和敬意寻根文学崛起国学的复兴传统节日的复归孔子学院的兴建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传统文化的历史境遇寻根文学的崛起郑义《老井》陈忠实《白鹿原》莫言《红高粱》余秋雨《文化苦旅》“在民族的深厚精神和文化物质方面,我们有民族的自我,我们的责任是释放现代观念的热能,来重铸和镀亮这种自我”。——韩少功《文学的“根”》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
5、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传统文化的历史境遇传统节日的回归孔子学府的兴建国学的复兴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修身立德仁仁仁者,人也亲亲,仁民,爱物克己复礼为仁仁者无敌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他舍出的每一枚硬币,每一滴血都滚烫火热。他越平凡,越发不凡,越简单,越彰显简单的伟大。雷锋传人—郭明义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修身立德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修身立德中和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子温而厉,威
6、而不猛,恭而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中:思中言中德中行中和:自我和悦人我和敬自然和顺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有自己的特性尊重别人的意见取长补短,达成共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修身立德慎独《礼记·中庸》: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修身立德慎独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
7、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曾国藩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修身立德慎独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浩然正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陶渊明: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施良娣:斜而有余,不如正而不足。生时不邪,死而邪之,非先生之志也。黔娄之妻有言: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贱,不遑遑于富贵,求仁而得仁,求义而得义。黔娄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天人合一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天人之际,合而为一。——董仲舒天人合一,民胞物与。——张载天
8、人合一圆形建筑殿内四根大柱12根大红柱外部12根红柱三层圆台: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