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

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

ID:12934106

大小:188.00 KB

页数:49页

时间:2018-07-19

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_第1页
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_第2页
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_第3页
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_第4页
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第五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目的要求:通过本章教学,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真正搞清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性、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紧迫性,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一系列经济方针和政策上来。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控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障体系教学重点: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的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教学内容第一节社会主义市

2、场经济体制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一)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经济体制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特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及其运动方式。它包括社会组织和管理经济的制度、形式、方法以及经济运行机制。一定的经济制度决定着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质和主要特点,规定着它的发展方向。但是,当经济制度建立后,经济体制选择得是否正确,对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体制,可以在经济制度所允许的范围内,使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以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反之,则会压

3、抑经济的生机和活力。实践中的社会主义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选择了计划经济体制,这一体制的特征是高度集中的决策体系和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这是由于社会主义制度是在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建立的,为了在较短时间内缩短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必须集中国内有限的资源,加快工业化的进程,因而,实行这一体制有其特定的历史必要性;而且当时的经济结构比较简单,经济目标比较单纯,人们的需求层次比较低,实行这样的经济体制也是可能的。我国在实行计划经济后,国家将经济命脉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重点建设,在较短时期

4、内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较好地实现了低收入水平条件下的社会公平,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巩固了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对于计划经济所起过的重要历史作用,应予以肯定。但是,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技术的迅速发展,经济结构日益复杂化,生活质量不断提高,需求不断变化,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就逐步暴露出来了。(1)在组织结构上,按行政系统来组织、管理经济,各地自成体系,重复建设,人为地割断了国民经济内在的分工协作关系,肢解了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阻碍了社会化大生产

5、的发展。(2)在决策结构上,把企业生产经营的决策权集中在政府行政机构中,企业成了行政机构的附属物,既没有自主经营的权利,也没有相应的责任,从而缺乏主动性,扭曲了企业的行为。(3)在动力机制上,国家统收统支,大包大揽,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捧的是“铁饭碗”,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严重挫伤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使之缺乏创新的热情和效率。(9><>4)在调节机制上,排斥和限制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企业不是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价值既不反映价值,又不反映供求关系,造成企业内部不重视经济核算,经济效益差,浪费严重,导致

6、社会生产与复杂多变的社会需要不相适应,人民群众所需要的生产必需品严重短缺。总之,这种经济体制,使国民经济长期来摆脱不了高指标、高积累、高速度、高浪费、低效益、低消费的经济运行特征,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窒息了社会主义经济的生机和活力。对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不进行根本性的改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的。改革之初,其基本方向是把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美国朋友时指出:“说市场经济

7、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邓小平在这里将“市场经济”作为计划经济的补充,将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首次突破了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对立起来的旧框框,是思想上的极大解放。1980年,邓小平在一次会议中明确提出了在计划经济指导下,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之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被党的十二大报告等重要文件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正式确立为改革的指导思想。由于这一指

8、导思想把利用市场调节作为经济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推动当时农村经济改革的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及城市改革的逐步发展开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理论第一次肯定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把商品经济当做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在属性,承认了生产资料也是商品,突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