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居室的性格属性

色彩居室的性格属性

ID:12933645

大小:2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9

色彩居室的性格属性_第1页
色彩居室的性格属性_第2页
色彩居室的性格属性_第3页
色彩居室的性格属性_第4页
色彩居室的性格属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色彩居室的性格属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据心理学家研究,不同性格的人有着不同的色彩属性。例如,色彩属性是蓝色调的你,蓝色调的东西比其他色调更能体现你的性格和魅力。现在不防来测测自己的颜色属性,给自己的房间选一个属于自己的颜色。白色家居white(白色):是所有颜色的综合体,既无比高尚、纯洁、友爱,又充满幻想。它包含多种含义,像盛夏的阳光那样灿烂,又像严冬的坚冰那样寒冷。性格开朗、单纯,泾渭分明,喜欢表露,生活中爱清洁,讲究个性特点的人属于白色属性的人。他们的家居布置宜宽敞明亮。黑色家居black(黑色):这种颜色与白色相反,它象征一种沉稳,庄重,冷酷。性格内向,心态阴郁,喜欢独行独往,遇事冷静、沉着,常表现出忧绪满

2、怀的心态的人是黑色属性的代表,这是一个少数群体。他们在居家思想上,希望保持独特的个人活动空间。红色家居red(红色):属喜庆、激动之色,象征勇敢、坚强、威严、充满活力。红色属性的人性格多活泼、热情、大胆、新潮,对流行资讯感应敏锐,容易感情用事;有强烈的感情需求,希望获得伴侣慰藉。他们居家态度上比较注重外表修饰,有追求物质欲望的倾向。yellow(黄色):属富贵之色,象征待人接物心平气和,无拘无束,生财有道。个性积极、喜爱冒险,乐观、爽朗、喜欢结交朋友,达观、乐天的社交型人物是黄色属性的典型。他们喜欢休闲、自在、随意、简洁的居家环境。紫色家居purple(紫色):属于神秘之色,

3、象征浪漫、优雅、高傲。紫色属性的人谨言慎行,喜怒不形于色,许多内心的想法都深藏着,不愿表露出来。姿态优雅、富神秘气质、不擅长交际,给人冷漠、高傲的感觉:喜欢思索,很会压抑、控制自己的情感。他们比较感性,喜欢浪漫清雅的家居环境。XX中心小学每周例会教师谈课改体会(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主题:《德育教育融入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对策》主讲人:2018年3月23日(第3周)内容随着我国小学德育教育不断提档升级,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日益成为现代小学品德教育的重要目标与方向。在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形成自身道德体系的关键时期,利用小学课堂教学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实现小学生个

4、人思想品格的形成与塑造。在小学课堂教学体系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知识与德育教育资源,如何将德育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是现代德育教学探索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我们日常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利用教学资源7在小学教育阶段,课堂是培养和激发学生道德意识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道德培养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打造新型民主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自身在课堂以及生活中权利义务,强化提升个人道德意识,构建自身的认知体系。在小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向学生灌输道德意识,在向学生提出要求的过程当中,要构建平等的话语体系,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共同探讨和研究问

5、题,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培养自己的道德思维和道德意识,将自己当成课堂一份子,关注和理解课堂以及生活中出现的道德问题。举例来说,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有一篇課文为《文天祥》,在开展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并引申相关知识,提升学生道德水平,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相应的知识,可以减小学生对于单纯宣教的抵触情绪,提高德育教育效果。此外,在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有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可以利用教学契机,提升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二、打造生活化课堂,引导学生形成道德意识在小学课堂教学当中,要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要从打造生活化课堂入手。在传统的小学德

6、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很多学生对于德育教育都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因为小学德育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明显存在着脱节的现象,学生对于课堂和教学内容缺乏认同感,无法深刻感知德育课程蕴含的道理与教学内容。对于此,要想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要从构建生活化课堂入手,让德育课程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提升其认知能力,进而通过理论宣导,引起学生的联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主体思想与德育意识。7在教学实践当中,小学教师要充分运用多样化教学素材,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让学生深入课堂体系当中,提升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提升道德培养效果。举例来说,在小学语文

7、所学内容当中,很多文章都是开展的德育教育的合适载体,比如说,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有一篇名为《将相和》的课文,教师在讲解课文过程当中,不仅仅要讲解历史典故,更要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学习古人的气度与胸襟,培养自己高尚的人格。因此,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将生活习惯与德育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搭建现实生活与道德知识之间的有机桥梁,提升学生的领悟力和自我认知能力,最终构建和培养自身的道德意识,帮助学生早日成为一名思想品德合格的优秀公民。三、强化课堂实践环节,唤醒学生道德意识在传统的小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